副刊 教大GPS:怎樣偵測假疫情資訊? 發佈於 3 年 前 2022 年 9 月 6 日 By 明報 【明報專訊】市民和政府在疫情下需要共享正確的資訊,有助解決問題和作出決策。假資訊(如「新冠疫苗導致不育」)則會誘導市民相信不同的「真相」,將相反意見當成風言風語或愚弄大眾的伎倆,形成群眾之間的對立,無法就事實、公共問題或解決方案達成共識,社會就會癱瘓;尤其當假疫情資訊令人抗拒打針、戴口罩等,更會增加感染及死亡風險。了解假資訊的特性和傳播模式,亦有助學生辨別假資訊,增強對社交媒體資訊的批判思考。 相關文章:假新聞假資訊名人KOL教大GPS親子筆陣香港教育大學 Up Next 古董商Yves Gastou四十載珍藏 男士戒指深藏宗教歷史故事 不要錯過 談痛說情:女性怕痛關腸事? 繼續閱讀 贊助商 猜你喜歡 荒失失在加家:新環境新學校全新開始 玩創校長:校規應否隨着時代而改變? 國際親子台:我去上學的時候,你有哭嗎? 超人DadDad:家長如何關注孩子心理健康 家庭有教:新學年,為孩子訂立SMART目標(二) 教女無方:緊急聯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