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深水埗5配水庫現有32個類鼻疽陽性泥土樣本 袁國勇:或由配水庫通風口抽入病菌 (13:45)

發佈於

深水埗爆發源頭未明的類鼻疽感染個案,衛生防護中心公布調查進展。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經環境樣本調查後發現,5個配水庫的泥土樣本中有32個樣本陽性,當中6個泥土樣本可培養出類鼻疽伯克氏菌,其中4個樣本與深水埗感染個案的基因排序極度相似,但仍有待進一步調查。截至昨日,在深水埗區發現20宗類鼻疽感染個案,當局指已將患者有可能會受感染途徑,包括泥土、食水及日用品等,均抽出樣本作化驗,以及調查他們曾到訪地方,當中並無發現其共通之處,而逾一半患者均甚少離開家中,難以確實感染途徑。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則表示,巡視配水庫時發現有20個用作平衡內外氣壓的通風口,估計其中一個感染途徑為泥土中的病菌經通風口抽入配水庫內,增加感染風險。他又指,或因天氣炎熱而水溫上升,導致配水庫水中的游離餘氯含量下降,令病菌得以存活。他強調,配水庫全部食水樣本為陰性,重申本港食水均符合世衛要求,足以保障食水安全。

歐家榮表示,當局共取得471個環境樣本,38個樣本為陽性,其中32個為配水庫泥土樣本,涉及石硤尾配水庫、畢架山配水庫及蝴蝶谷配水庫,4個陽性泥土樣本來自白田邨第10期重建地盤,以及在患者家中的洗手間水喉位及花瓶找出2個陽性樣本。衛生防護中心已去信私家醫生,要求醫生在發現病人懷疑有類鼻疽病徵時,應安排檢測和治療,並作細菌培植,同時須向衛生防護中心呈報個案。

水務署總水務化驗師蔡德業表示,署方已於上月增加供應給深水埗的食水餘氯含量,並加強監測供水系統中的氯含量,稱已安裝監測設施,以24小時實時監控配水庫的餘氯含量,同時他表示,會根據專家建議,調查有關配水庫,以防通風口出現滲漏,並研究在水庫出口加裝紫外綫消毒裝置,以及在通風口加設過濾裝置。

另外,上月25日北角及將軍澳分別錄得1宗類鼻疽個案,被問及相關個案的基因分析及其他區的傳播風險,歐家榮表示,經流行病學調查及走訪患者居所,發現兩個案的基因排序不同,且均與深水埗群組不同,指類鼻疽在本港已是風土病,相信北角及將軍澳的個案與此次深水埗類鼻疽群組無關聯。

袁國勇再次呼籲區內居民,不要使用早上首一分鐘的食水,並建議有發燒、膿腫等病徵或可能感染類鼻疽的市民在求醫時,向醫生告知相關病徵,以進行血清化驗及細菌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