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中大研究顯示患炎症性腸病孕婦增胎兒患腸道炎症風險 (19:33)

發佈於

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正臨床研究,以確定嬰幼兒期的環境下飲食因素對腸道微生態影響及與炎症性腸病的關聯,包括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初步數據顯示,患有炎症性腸病孕婦的腸道菌群多樣性較低,而且較易將致病惡菌及真菌病原體傳染予胎兒,增加嬰兒患上腸道炎症的風險。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秀娟指,炎症性腸病一般於20至40歲時發病,患者需長期服藥,嚴重者更需動手術,病情亦較反覆,目前屬無法根治的疾病。由於嬰兒時期腸道微生態失衡情况可由6個月持續至12個月,故她指團隊正研發專為半歲至1歲嬰兒而設的益生菌配方,可加強其腸道黏膜,減少患上炎症性腸病的風險。黃續指,嬰幼兒期的腸道微生態,可影響其後期成長發育,包括肥胖及糖尿病等。

40歲的黃小姐育有4名子女, 29歲時發病並出現突然腹瀉,後檢查發現患上潰瘍性結腸炎。黃於2020年參與有關計劃後,現盡量安排子女進食新鮮食物,子女更隔日服用益生菌,希望增強抵抗力,預防患上腸病風險。對於有孕婦會停止服用醫治炎症性腸病的藥物,團隊指停藥會令疾病復發。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名譽臨床教授譚永雄補充指,有患者於懷孕初期自行停藥,後引致腸道發炎,需於胎兒接近20周時進行切腸手術。

相關科研團隊由腸胃科、婦科及兒科等專家組成,2020年起至今進行名為MoMmy-CD的縱向研究,現已有24名人士參與研究,正招募更多患炎症性腸病的孕婦、其丈夫及嬰兒參與,將跟進參加者的嬰兒到7至8歲,並收集父母糞便、臍帶血及母乳等樣本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