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江玉歡:應該用何種視角看待今天小販生態

發佈於

【明報文章】小販、大牌檔曾是香港特色,是港劇、香港電影中標誌性的取景點,一直以來許多遊客來港,都要去街頭巷尾追尋代表「老香港」的特色風情。就像台灣的夜市、新加坡的牛車水美食街、泰國的小販中心等,每每提起這些地標,腦海中泛起層層漣漪——對遊客來說,這是具當地特色的記憶,也是獨一無二的地域文化;對本地人而言,這既是謀生手段,也是一種精神傳承。回顧香港,過去的繁榮紅火卻似乎與今天的發展格格不入。今天香港的小販在生死邊緣徘徊,遲遲未被官方承認其存在意義。香港小販,無論是否持牌,都惴惴不安,明天要何去何從?

政府功利看待 小販無所適從

香港小販生態興起於二戰後,國際形勢不穩定,經濟低迷,眾多來自中國內地的移民湧入香港,為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街頭小販行業成為當時許多基層市民的謀生之道。自上世紀50年代至今,香港本地小販政策因應時代和歷史變化、市民生活需求等,推行多次變革,小販行業生態變化亦反映香港社會變遷。1950年代起,港英政府默許小販經營,並設立小販管理政策,發出經營牌照,令許多基層市民得以營生,當時小販的存在意義偏重於經濟需求。

隨着經濟發展,至1970年代初,政府逐步收緊小販政策,實行約束措施,將街頭小販遷至小販市場或公共街市。其中標誌性的政策轉折點亦發生在這一時期——政府不再簽發新的小販牌照。到1990年代左右,政府對小販的執法力度繼續加強,提高小販管理相關公帑,增加人手驅趕甚至拘捕街頭小販。這趨勢一直持續至2000年代初期,政府出台「交回小販牌照計劃」,以領取3萬元特惠金的形式吸引持牌小販交回牌照。多項措施疊加效應下,本地小販生存空間愈來愈狹窄,數量大大下降。直至今天,政府對待小販的態度並無明顯改變,政策仍以規範經營,避免佔街影響街道、產生衛生問題等為主要導向。

通過梳理香港小販政策發展至今的趨勢,可以明顯看出,一直以來政府看待小販的視角導向過於側重執行層面,缺乏站位高度,無運用大局觀和長遠可持續發展思維,並未真正重視小販生態對香港發展的作用。政府僅僅是功利地看待這現象:經濟不景氣時放鬆小販管理;經濟發展後便要甩開小販這個「包袱」,看不到政策背後的溫情。因此小販常常無所適從,小販生態更難以發展成像其他地區富有人情味和文化氣息的地標式產物。

然而今天的香港不同往日,即使面對的是小販管理,僅以按部就班思維做事,不再適合今天市民對特區政府的期待,更不符合中央的要求。因此若要改善上述現狀,政府首先應改變思路,明確小販定位,明確今天我們對小販有何種期待。僅僅減少數量、令他們沒有衛生或安全隱患、不佔用道路等,難道就足夠了嗎?很明顯,無論從香港自身歷史文化發展角度,還是國際通常做法觀之,我們都應重新定位今天的香港小販。

激發經濟屬性 挖掘文化屬性

小販本身富含多重屬性,我們今天討論小販不能再用舊眼光、帶偏見去看待他們。首先,小販具備經濟屬性。謀生永遠是小販首要目的,今天的政策往往有視小販為「眼中釘」之感,只看到小販帶來的問題,卻無兼顧到驅趕小販後帶來的社會發展隱患。小販是城市不可或缺的職業,他們既能生產經濟效益,還可為市民提供便利。選擇做小販的經營者往往是底層市民,他們難以謀得體面職業,做小販則可解決其生存問題。

壓縮這一群體的生存空間,對香港社會健康發展並無良性效果。若通過政策創新,合理引導小販行業,相信能夠對扶貧、解決底層生存矛盾帶來深遠影響。激發小販這一最原始的經濟屬性,政府應做的是疏而非堵,賦予這個行業更多時代性和活力,重新規劃牌照分發方法和數量,將「死水」變成「活水」,藉以解決部分就業問題,緩解基層貧困。

同時,小販具備文化屬性,而這一屬性正是政府遲遲沒有重視和承認的部分,是香港小販一直以來未被挖掘的潛力。今天香港要解決深層次矛盾,首先便要解決基層市民生存難題——小販正是這一群體的代表,他們自力更生、自謀生路,更像是一種原始純粹的「創業精神」,是對過往香港「獅子山精神」的傳承,更與今天香港提倡的創新、開拓精神不謀而合。

紅紅火火的小販檔口、夜市大牌檔,提醒着今天的香港年輕人不能忘記過去、不能忘本;也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更好地認識香港、了解香港,看到香港不止有冷冰冰的金融數字和摩登大樓,還有眾多煙火生態與溫馨人情。對於小販文化屬性的挖掘,應成為政府保育本地歷史遺產的重要部分。當局應放低姿態,用更多耐心和更包容的態度,系統地規劃整個香港,而非僅僅是「看到一個救一個」,由點及線,最後才能織成完整的香港歷史保護網。

應以高層視角 重新統籌思考

政府每年動用逾20億元巨額公帑來解決小販帶來的問題,諷刺的是,小販數量漸少,政府所花的錢卻要更多。所以,小販現象並不僅僅如食環署所認知的簡單環境、交通或安全問題,而應以更高層次視角,看到這現象背後透露出的基層就業、文化保育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問題。回到主題,我們應該用何種視角看待今天的小販生態?今天的政府要重新統籌、思考小販對香港的意義和價值,方能回答這個問題。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江玉歡]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