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陳帆川:你會花超過4分鐘看新聞嗎

發佈於

【明報文章】新聞對很多人來說是必需品,遊戲、短片和社交媒體則屬於可有可無的娛樂平台。但原來很多人每天花超過一小時在各式娛樂平台,卻只花4分鐘看新聞。為什麼網民不願意花更多時間在「必需品」上?

綜合路透新聞研究所、網絡銷售代理公司Oberlo和網絡服務比較公司Uswitch的數據,美國人每天平均耗時494分鐘,即超過8小時使用數碼媒體。他們每天平均花4分鐘在新聞機構網站閱讀新聞,而觀看數碼影片的時間長達149分鐘、玩電子遊戲為141分鐘、瀏覽社交媒體125分鐘、聽音樂為75分鐘。

雖然絕大部分受訪者都有每天看新聞的習慣,但相比起花在其他媒體的時間,看新聞的時間少得可憐,這也跟很多人對於新聞讀者的認知有所出入。傳媒工作者一般認為,網民的耐性很低,因此網絡短片愈來愈短,社交媒體充斥不用動腦筋的內容;至於新聞則可彌補這方面的不足,為網民提供深度內容,讓讀者細讀,豐富知識,了解世界。

不過數據顯示的結果恰恰相反——網民沒有耐性看新聞;但對於看影片、玩遊戲等,則不惜耗費大量時間。當一件產品令人上癮,用戶還是會花比以往更多的時間沉迷在上頭。

用戶的使用時間,一直是很多數碼產品的重要指標。以TikTok為例,用戶每天平均使用時間長達95分鐘,令Meta受到威脅,因此Instagram不斷改善短片功能,希望急起直追。不過新聞機構則似乎不太重視用戶使用時間,繼續選擇以點擊率作為最重要指標。很多新聞網站會向讀者統計他們過往一個月看了多少篇文章,以鼓勵他們付費訂閱,卻很少會統計他們花了多少時間看新聞。

「注意力經濟」競爭 有增無減

吸引讀者看多幾篇文章,與吸引讀者多花幾分鐘看每一篇文章,聽起來相輔相成,背後的策略卻截然不同。要吸引讀者在4分鐘內多看幾篇文章,只要文章的標題和圖片夠吸引,讓讀者點來點去,便能成事;但要吸引讀者在平台上多留幾分鐘,則要從產品的體驗着手,例如自動向讀者推送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影片與影片之間的銜接要夠快,令他們在不知不覺間逗留在平台上。

新聞機構面對的「注意力經濟」競爭有增無減,做好內容只是其中一環,做好產品亦同樣重要,否則再好的內容都無法留住讀者。

作者是新聞工作者、文化評論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陳帆川]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