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大灣區GBA專題:嘆電商年代攝影「短平快」 已半離行

發佈於

【明報專訊】雖說放下鏡頭轉揸鑊鏟,說到攝影蔣家驊仍滔滔不絕。他憶述以前攝影「大陣仗」,著名模特兒會有五六十人團隊「服侍」,時裝或奢侈品品牌亦不惜請明星遠赴歐洲拍廣告。如今進入電商年代,產品照不求質素,只求多求快,令他對攝影業前景心淡。

昔百萬拍一輯 今一日攝百套

「外人常說我影明星,其實我三成影明星,七成影時裝。」蔣家驊說,當時幾乎所有本地時裝品牌都是他的客戶,每到換季前就非常忙碌。而在整個1990年代,蓬勃的電影業造就大批明星,同時愈來愈多攝影師由外國回流,帶來更多個人風格,令香港視覺藝術業進步巨大,「我也很感恩,經歷了最好的年代」。

「很多人以為以後會更好,其實真的不是。」當數碼大潮來臨,電腦「修圖」盛行,再隨着電商興起,時裝攝影「插水式大跌」。實體店生意差,沒有製作預算,而網店講求快捷,令攝影師難有創作空間。「現在完全是攝影藝術的荒漠。」蔣感嘆,「以前影一輯相一百幾十萬,現在要求一日影一百套,還要包拍片。潮流興『短平快』,再做下去不會有滿足感。」

花數年放下修圖偏見 現教手機拍攝

曾經滄海難為水,蔣家驊自言已「半離開」攝影圈,但仍有與國內手機品牌、汽車、金融等企業合作,為對方VIP客戶主持分享會,講手機拍攝技巧。另一個大轉變是,以前很反對修圖的他現在也常用手機修圖。蔣解釋,修圖是一種「二次創作」,突出畫面中想要的東西,「除了燈光、角度、構圖這些基本元素,『感覺』是攝影中重要的東西,要靠光暗和色彩調節。有時去到現場的時機不對,例如是黃昏最好,但又不想呆等,那可以用後期去改出自己的風格」。他自己花了很多年才接受這個改變。

相關字詞﹕攝影師 蔣家驊 大灣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