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國際

網絡公審易變「失控正義」 各界籲克制

發佈於

【明報專訊】惡作劇青少年惹起公憤,惟隨之而來的網絡公審亦令人憂慮。日本傳媒稱,網上對惡作劇者的「社會制裁」愈演愈烈,有涉事者疑遭起底備受困擾。專家憂「失控的正義」終致輿論殺人悲劇,但警告立法管制網絡公審或打壓言論自由應視最後手段。

新聞網站J-cast指出,網上不少論調認為必須嚴懲涉事青少年,包括主張壽司郎應向涉事者索償「令對方一家離散」。疑是涉事高中生的姓名、住址、就讀學校等個人資料在網上流傳。據報舔醬油瓶的青年因不願為學校添麻煩而申請退學。

「披露個人資料如行私刑」

一名曾遭惡作劇騷擾的便當店東主稱,雖然受害企業有追討損失的正當權利,輿論批評涉事者亦無可厚非,但起底甚至對其加以中傷則太過火。壽司郎亦呼籲公眾克制,「避免作出對涉事者構成直接危害的行為」。

學習院大學情報社會學塚越健司向TokyoFM指出,披露涉事者個人資料的行為已變成私刑,同時這些資料亦可能長留網上,成為數碼刺青(digital tattoo),對涉事者構成深遠影響,包括妨礙升學就業。

專家:立法管制應視最後手段

憲法專家志田陽子撰文稱,面對網絡欺凌,不少人認為應以法律管制以保障人權,但法例可能用作打壓異見的工具,恐損言論自由。她認為現階段可能要求社交平台在用戶發文前顯示警告字眼,一旦其發布內容侵害他人權利,其個人資料可能遭交出以供調查,但立法管制應作為最後手段,不宜輕易動用。

(環球熱話)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