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中國

駐京周記:電子支付成海外旅客遊華首道門檻

發佈於

【明報專訊】中國內地移動支付的便捷和普及,聞名海內外,支付寶、微信支付、雲閃付和數字人民幣等一系列電子支付方式層出不窮,3年新冠疫情更把移動電商業務推向極致。但隨着國門大開迎客復蘇經濟,國內民眾早已習慣的工具,卻成為初次來中國旅行工作的海外旅客的第一道門檻,許多人表示:「(在中國)沒有電子支付寸步難行。」

功課愈做愈不安 怕寸步難行

近期要來中國出差的日本人佐藤小姐,一直都對中國的電子支付很感興趣,但當她聽說了支付寶和微信複雜的認證程序和銀行卡要求後,便對記者表示:「關於電子支付的功課做的愈多愈感到不安,很怕(在中國)沒有電子支付寸步難行。」佐藤小姐說,在日本,交通卡是可以作為臨時儲值卡使用的,在便利店或者車站充值後也可以綁定數碼支付。但中國似乎沒有這種能夠儲值的手段。

長居中國才懂用 遊客多刷卡付現金

來自台灣林永大也表示:「希望大陸可以發行一種儲值卡,數額不用太高。」這樣對於前來旅行和出差的外國人就會方便很多,「我們商戶也就不用專門拿着現金跑到銀行存錢。」

林永大到大陸兩年,在上海經營兩家餐飲店。回想開初,他沒有大陸的銀行卡,也沒有手機號碼這兩個開通電子支付必須的證明。恰巧趕上新冠疫情期間,剛到上海就被隔離,其他人點外賣能網購,他只能吃酒店千篇一律的隔離餐。林永大回憶,只有完成隔離後才能進出銀行和部分商場,加上美團、淘寶、大眾點評等一系列大陸常用軟件都無法使用海外銀行卡綁定,甚至連洗衣房都是掃碼支付,「我揣着幾枚硬幣,整整兩周沒洗衣服。」等到他辦好銀行卡和大陸手機號,才終於過上了「正常」生活。

林永大也敍述了店內發現到的許多外國人窘境。他的餐飲店開在浦東,附近居住了許多外國人,也有很多海外遊客前來消費。林先生發現大部分海外遊客都是刷卡和現金支付,只有長期居住生活在大陸的才懂用電子支付。

記者詢問過工商銀行等內地銀行,獲告知,外國人及港澳台同胞開戶需要提供內地有效身分證明、港澳通行證或台胞證,信用卡申請則需要提供工作證明。旅遊簽證等臨時簽證不可以辦理銀行戶口。而支付寶、微信等支付平台都表示不支持外國銀行卡的內地交易。

明報記者 王佩凡

相關字詞﹕電子商務 移動支付 電子支付 駐京周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