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鄧家彪:推動中小企科技轉型 才是解決「人手荒」出路

發佈於

【明報文章】上月底,有消息指政府有意參考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考慮准許建造業及運輸業輸入外勞。連日來多個行業先後發聲,表示人手嚴重短缺,需要「引援」;工會則提出理據認為毋須擴大輸入外勞,社會各界就外勞問題議論紛紛。筆者認為在討論應否擴大輸入外勞前,我們需要梳理背後的問題及成因,方能準確判斷。

人手荒的遠因近因

依筆者所見,本港眼前的「人手荒」,既有遠因亦有近因,而遠因有二:一是人口老化,二是人口呈負增長。首先,本港65歲或以上人口佔總體人口的20%,年齡中位數已屆46.3歲;統計處預測到2037年,65歲或以上人口將會達到30%,人口老化已成必然趨勢。其次,香港出生率自2011年起便呈下降趨勢,粗出生率從13.5下降至2021年的5.2,嚴重影響勞動人口結構。再者,香港人口自2019年連續3年錄得下跌,由752萬降至2022年的733萬(臨時數字),去年按年便減少了約6萬人。人口下降,直接導致勞動力減少。

此外,筆者認為有一近因是社會鮮有討論——不少行業因疫情受挫,打工仔女選擇轉行另謀高就者眾。今年初香港社會復常,與內地全面通關,經濟活動瞬間復蘇,疫下疲弱的行業出現爆炸性的需求增長。已轉行的打工仔女剛在新崗位上站穩陣腳,鑑於環球經濟不明朗,實難叫他們承擔風險再次轉行重操故業,因而出現短期的人手荒,部分僱主對此始料未及。

須以廣闊視野 訂長遠戰略部署

在了解人手荒的成因後,是否一刀切、簡單地「擴大輸入外勞」,就能解決眼前的問題?恐怕沒有這麼簡單。就近因而言,勞動力會因應市場供需調節,當經濟形勢進一步明朗,打工仔女對就業市場前景恢復信心,勞動市場勢必再度活躍起來,部分行業的「短期性人手荒」自然迎刃而解。然而,面對人口老化、生育率下降的宏觀問題,香港就必須以廣闊視野,作長遠的戰略部署。

人口老化、生育率下降,顧名思義,就是年輕的勞動力不足,也代表社會能夠承擔「重體力勞動」的人口減少。現時香港不包括外傭的勞動參與率只有56%,低於新加坡的70%,後者只計算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因此,香港尚有勞動力能夠釋放到市場之中,故只要減輕工作對體力勞動的需求,改善工作環境,就能使更多人有能力勝任且願意擔任相關工作。

筆者於去年12月出訪新加坡,與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代表見面,了解到新加坡於疫情期間,全速推動企業數碼轉型,鼓勵企業大規模採用新科技,減少工作對員工的體力需求之外,也藉此改善了工作環境,讓低技術崗位邁向高質量及高增值發展。當地有僱員由最初害怕數碼轉型,改變成樂於接受使用科技。

藉科技減輕人力需求

根據思科公司的《2020亞太地區中小企業數碼化成熟度研究》,本港中小企在14個亞太地區中的排行只得第八;本地中小企面對數碼化的挑戰,主要是「不知道如何開始」、「太昂貴」及「缺乏人才」。而香港中小企佔全港企業的九成以上,佔私營機構總僱員人數約一半。面對人手荒,要與大企業競爭往往處於下風,亦難以透過大幅提升工資搶人,故此政府應積極支援本地中小企實現數碼轉型,減輕對體力、勞力職能或崗位的需求,助力中小企及其員工向高增值、高質量發展。

筆者就觀察到,本港面對「人手荒」較為突出的行業,是可以藉科技減輕對人力的需求。以建造業為例,有內地建築商研發了18款建築機械人,能包辦測量、混凝土施工、砌磚抹灰、內外牆噴塗等工作。而本港建築署近年亦在不少項目中起用建築機械人,減少工人需要於高危環境工作。以安老業為例,護理員可使用轉乘扶抱機械人,減少轉移長者時對腰部的負擔和體力需求,令照顧長者變得較輕鬆;運輸業也可仿效內地經驗,引入自動駕駛技術,聘用有駕駛執照者作為「安全員」,減少長時間駕駛引發的不適。

事實上,香港正朝向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發展;可惜,業界多番向政府反映,指出現行的法規上存在不少難點痛點,令屬於本港的科研成果難以找到合適應用場景,無奈只能往境外尋求機遇。故筆者認為,人手荒正正是一個契機,只要政府出手配合,將創科成果結合中小企對人手的需求,定能開發大量應用場景,讓本港創科成果落地。

最後,筆者認為無論從解決人手荒的角度,還是推動本港創科發展來看,政府都應大力支持本地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採用科技將低技術工種升級,作為本港長遠克服人口老化、生育率低的重要舉措。

作者是工聯會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鄧家彪]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