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兒言自得:英國醫生罷工

發佈於

【明報專訊】最近打開報章,看到的都是醫護短缺的報道,政府及醫管局最近更派員到英國推廣宣傳,希望招攬到在彼邦醫科畢業或行醫的港人子弟回流香港,可算得用心良苦。

流失率大增 士氣差

英國醫護人員的境况又如何?翻閱近期《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簡稱BMJ),情况似乎有點不妙。英國的醫生,尤其是前線醫生,似乎對負責提供全國醫療服務的國民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簡稱 NHS)有很多不滿,醫生流失率大增,許多空缺都未能填補。醫生士氣大不如前,尤其是守在最前線的全科醫生(general practitioners,簡稱GP)士氣最為低落。

根據一個針對歐美10個發達國家的調查,英國GP比其他9個國家的同行感到工作壓力更大,情緒更沮喪,而且最缺乏工作滿足感。除了工作量多和收入普遍偏低,英國醫療服務還飽受種族問題困擾。NHS轄下的醫生約42%屬少數族裔,他們有部分因種族膚色導致的不公平競爭、欺凌及歧視而離職,令本來就人手短絀的NHS更捉襟見肘。

剛過去不久的前線醫生72小時大罷工,表面上是為了爭取較佳薪酬待遇,但有評論認為經濟因素並非罷工的全部原因;工作量大增和日趨複雜的病案,令那些本來無比熱誠、期盼好好治理病人的前線醫生感到有心無力,給他們構成沉重的情緒壓力。看來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英國醫生對NHS不滿已久,罷工是早晚的事。

香港的醫學教育師承英國,許多人都覺得英國醫療特別發達;我曾在英國工作了一段時期,對一些醫生的表現卻不敢恭維。當年我在格拉斯哥考兒科醫生院士試時,寄居在一個正在該市兒童醫院受訓的同事家裏,並在同一醫院「掛單」一個月。當時醫院的英國醫生知道有人從香港來,可以當免費勞工,便連忙安排放大假,完全沒有徵詢我的意見。那知我拿的是英國醫務委員會的海外註冊執照,根據法例只可在午夜前在醫院診治病人,只有全面註冊(full registration)的醫生可以在凌晨12時後在醫院當值。

亂成一團的放假制度

我還記得那天是星期六上午,我在同事家裏接到醫院的電話,說當值醫生放假走了,問我可不可以頂替一下。我提起註冊的情况,對方說會想辦法。我回到醫院,一直忙碌到凌晨12時,便像灰姑娘玻璃鞋的故事一樣,之後變回了普通人,沒有行醫資格。我在病房等了良久還未見有醫生接班,正不知如何是好之際,有一名穿著無領T恤牛仔褲運動鞋,背着背囊的年輕小伙子進來,原來就是臨時給拉伕來當值的「接班人」。不過他不是醫生,而是醫學生。原來當時的英國,拿海外註冊執照的醫生不容許在午夜後在醫院看病,但本地醫學生收症檢查病人卻沒問題。

後來我發現,醫院根本缺乏制度協調醫生放假。醫生想放假,要先行找「替身」頂替處理自己的職務,所以知道有海外醫生來掛單,便急不及待把訪客名字呈上行政部門,馬上放假去也,以後的事便與己無關了。

事隔多年,不知NHS有沒有改善。在香港,這情况從未發生,原因除了制度較完善,更重要是我們的醫生有責任感。我希望我們年輕一代,能永遠保持這美德。

文:霍泰輝(兒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健康 罷工 霍泰輝 醫護短缺 兒言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