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鄭立:政府應考慮提升醫院翻譯待遇

發佈於

【明報文章】我小時候出現香港九七前的移民潮,還記得當年在北角健威商場有一名西醫叫黃振飛,他就是在我小學時移民走的。那時也令我知道,醫護人員是世界各國都歡迎的移民。近年香港專業人士大量流失,其中一個對大眾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醫生不足。

本來香港醫護人員就長年不足,牙醫佔人口的比例更比世界上大部分已發展地區為低。本來窮苦大眾要輪候很久的私家診所和醫院,變得比以前更短缺。對基層來說,欠缺醫療資源是一種很切身的痛苦;可是醫護人員無法無中生有,由現在開始增加培養,也是緩不濟急。

故此醫管局有人員提出,他們在外面招聘醫生時,已「不再要求醫生一定識廣東話」。在面對現今現實下,也只能兩害取其輕。

當然我們也不能忘了為何香港醫生要懂廣東話,那是因為特別是公立醫院的使用者,絕大部分是年長的基層人士,你難以要求他們用廣東話以外的語言表達自己,醫生若不懂廣東話也難以問診,這對醫療行為無疑構成很大障礙;產生誤解的話,不僅會危害病人生命,亦可能會令醫生惹上麻煩。

但畢竟香港有很多不懂廣東話的病人,故醫院本來就有醫療傳譯服務,惟據說傳譯人員的待遇不高,使他們的流失率甚高;但因為在港的少數族裔人士愈來愈多,這方面的需求其實是愈來愈大的。

現今預計香港將引入更多不懂廣東話的醫生時,可預見本港醫院的傳譯需求將很巨大,故此大量培養傳譯人員,予以常規化,並給予更好待遇挽留人員,都是必要的。這不僅可以造福病人,也可以為讀語言學科的學生,或者眾多自小在香港成長的少數族裔人士提供工作機會與收入來源。

作者是專欄作家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鄭立]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