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初選案|趙家賢否認2020年初已允辦初選 捐款民研因戴耀廷催促 (18:00)

發佈於

「35+」初選案今(19日)續審。代表何桂藍的辯方大律師質疑,控方證人趙家賢供稱民主動力於2020年5月中下旬答允承辦初選,說法全屬虛構,實情是趙家賢早於同年2月答應辦初選,他才會出席不同的初選協調會議。趙家賢反問「辯方大狀係咪想喺我個腦,植入一啲唔屬於我嘅認知?」,庭上隨即傳出笑聲和輕微「嘩」聲。法官提醒趙家賢可以直接答問題,趙家賢強調絕對不同意辯方大律師的版本。

前民動召集人趙家賢早前表示不認同戴耀廷撰寫的文章,又指假設他於2019年11月沒有遭咬甩左耳、因傷休養,可能與戴辯論初選計劃。代表何桂藍的辯方大律師Trevor Beel關注,如果趙與戴的想法不同,為何要與戴合作辦初選。趙解釋,當時的社會氣氛提倡舉辦初選,市民不樂見民主陣營在正式立會選舉浪費選票,即「自己打自己」或「鬼打鬼」,民動遂答應承辦初選。

辯方問及民動會議報告指,當時對和民研的合作有保留,又建議捐40萬元予民研。趙供稱,雙方已簽約做立法會選前民調,最終不成事,故趙認為有責任捐款。而且,戴耀廷建議民動撥款約80萬元成立電子民意收集系統,協助民主派就預算案取態投票,趙遂提議捐出不足以設立新項目的款項,避免戴對外界稱「民主動力食哂啲錢」,趙又說戴不斷「催着我」,令趙感到「好煩擾」並欲迴避。

趙重申民動是民主派溝通交流平台,並非政黨,而是擔當行政、支援的角色。至於民動Facebook帖文提到「光復議會 對抗暴政」字眼,趙表示應該刪去,惟當時民主陣營有上述訴求聲音,才加入帖文。辯方追問趙本人是否支持該兩句主張,趙重申不會寫入帖文,而他本人亦不會使用相關字句。

辯方提出,即使民主派在立會取得35席或以上,在功能組別與地方選區「分組點票」之下,民主派可以提出的政策極少。趙家賢回答,立會投票的確這樣運作,但一旦議席過半,民主派的民意授權大增,就更有力量與政府爭取利民政策。辯方進一步指,以否決預算案威脅政府,是與政府談判的唯一有效方法,「沒有其他更有效的機制」,趙表示不同意。此外,法庭傳譯主任一度將分組點票制度(dual voting system)誤譯為雙普選(dual universal suffrage),後來更正及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