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林緻茵:「殺校」背後的教育與人口政策問題

發佈於

【明報文章】在學齡人口減少的打擊下,部分學校開始面對「殺校」縮班危機。早前就有學校收到教育局通知,新學年未獲准開辦小一。根據教育局提供的數字,過去3個學年,全港公營小學各級合共減少294班,縮班情况嚴重。

局方把目前學齡人口不足問題,重新定義為改善教育的「契機」。副局長施俊輝以「把握人口變化契機 善用資源優化教育」為題,指在規劃未來學位供應時,會以「軟着陸」為目標,逐步有序調節學校數目,同時把握契機,善用公共資源,確保教育質素。

以上的命題,包括「人口變化」與「優化教育」兩個關鍵詞。惟減少每校班數、減少每班人數、減少學校數目等,只是在現有學齡人口基礎上重新調配資源,並無解決「生源」問題。

「善用公共資源」背後的邏輯,說白一點就是以市場機制(即學生與家長的選擇)決定哪些學校能夠留低。面對殺校危機的學校雖可提交改革方案,但學校能否以自身之力解決問題?學校數目減少,對辦學團體及辦學理念的多元性有何影響?「使用率低」的學校遭淘汰,是否就等同提升了香港的教育質素?以上種種,暫時仍未有答案。

在人口下跌的大前提下,雖然學校數目無可避免會減少,解決各區學位供求不均、扣減中小學候補位以減低學生流動(即所謂「音樂椅」效應),確實是必要的穩定措施,惟構成這次「殺校潮」的原因與不明朗因素,卻比起2004年小學殺校潮更複雜,不能當成一個純粹的資源重整問題。

生源不足 學校難走出陰霾

教育局根據統計處在2020年9月發表的人口推算文件,指學齡人口下降為「結構性」而非「過渡性」。所謂「結構性」,是指我們未能確定香港的出生率會否或何時回升;就算通關等因素會令跨境學童數字上升,這些增長也不會改變學齡人口下降趨勢。

根據目前推算,香港的6歲學齡人口會一直下跌,學童人數會由2023年的5.73萬,跌至2029年的5萬,即大概會再減少13%。以上統計數字於2020年收集,但2020至2022年間,基於新冠疫情影響,香港出生人口已連續3年下跌,去年出生人數更是1961年有紀錄以來新低,僅有3.25萬(臨時數字)。可見,學齡人口下跌的數字可能比想像中更嚴重。

目前未在2023/24學年獲批小一班級的資助小學,可透過申請特別視學等方法,推翻局方決定;但特別視學的結果,只能讓學校暫時逃過殺校潮,假如將來它們的收生人數不足,仍有機會面對停辦的結果。轉為以私立學校營運個別班級的學校,在資源減少下,可能更難維持收生人數;至於合併重整,則容易出現「大食細」情况,變相令弱勢學校「被殺」。這些面對停辦風險的學校,能否透過以上方法捱得過整個人口低潮期,很成疑問。

出生率低落的影響,將逐步由小學繼續蔓延至中學。當年的中學殺校潮,就是在2010年開始出現。在這點上,局方如何帶領中學「軟着陸」?能否提早部署,甚至是回應教育界對於在中學開展小班教學的建議?還是到時候再讓中學面對另一輪汰弱留強的現實?

人口流動現新格局 不能以固有策略解決

上一次殺校潮,最終因「雙非」(父母均非香港居民)學童增加和2012年「龍年效應」而暫時停止;惟「零雙非」政策已經實行多年,香港暫時沒有令人口再次急速增長的因素。

近幾年,大灣區融合加快,深圳和廣州等地未來將有更多港人子弟學校,開辦接軌香港DSE(中學文憑)及IB(國際文憑)課程的教學機構,以鼓勵更多港人到鄰近的內地城市發展。與此同時,內地同樣面對人口負增長問題,加上其他內地城市的競爭力提升,亦可能會令來港定居的人數減少。這些都是2000年代初未見的新格局,但當局在應對的策略上,卻未有太多突破。

教育政策的全局思維

同樣面對「少子化」的新加坡,的確透過合併方式解決生源不足問題;向境外推廣當地課程,也是新加坡維持學生人數的方法之一。這些措施,在香港的業界內都有討論過;但不能忽略的是,新加坡當局也善用了這個機會提升教育質素。當老師對學生的比例高了,考評方法自然可以更多樣化,亦有更多空間推行實驗性質的教學。為了從源頭解決學齡人口不足的問題,當地鼓勵生育的配套也遠比香港全面。

以上種種,都涉及政府是否有完整的問題意識,包括教育當局的政策,以及其他政策局如何作相應配合。因為人口急跌而衍生的狀况,在勞福局眼中是人力資源問題;在教育局眼中則是學生不足問題,大家都着眼於各自的範疇。

然而這些問題都是相關的,需要通盤的人口政策解決。在各種「推」、「拉」因素的影響下,到底未來在香港就學的人會多了,還是少了?中小學學位的數目,應該逐步遞減嗎?除了「回應式」的政策,以及把人口流動視為「自然現象」之外,當局有沒有控制人口結構與數量的目標和措施?

全球搶人才 香港教育制度具競爭力嗎?

在討論有關人口下跌對學校的影響時,不少人都指「少子化」問題非香港獨有;惟他們就甚少提到全球搶人才與香港教育制度競爭力之間的關係。

對於有意透過人才計劃來港發展的人而言,他們最主要考慮的因素,是香港整體發展前景和工作機會。對於已有家室的人才來說,教育制度或許會影響他們選擇在哪裏定居,但相信這並非決定性的因素;相反,在決定應否永久離港的人眼中,香港教育制度就是重要的考慮因素。

筆者身邊有不少年輕夫婦離港,他們都提到一點:「如果不打算生育,我們不一定要走;但如果有小朋友,就要考慮香港是否一個適合他們生活的地方。」從他們的角度而言,是否有必要離港,除了政治因素外,就是下一代的福祉,而教育制度正是影響下一代成長的最主要因素。

先不說香港的教育制度能否如部分人士所言,能夠吸引鄰近地區的學生以自資全額方式就讀;這個制度能否在「市場機制」之下,做到「留人」效果,是首先要解答的問題。

作者是公共政策顧問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林緻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