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黃錦輝:內地學者佔比未失衡 吸納「海歸」有利創科發展

發佈於

【明報文章】早前《明報》報道指,本地8間資助大學的本地教員在4個學年減少14%,同期內地的教員增加35%,而且除浸會大學和教育大學之外,其餘6間資助大學的內地教員比例全部超過三成。有人擔心內地教員比例日高,假以時日,本港大學可能將由「海歸」學者主導,未來大學的行政、教學和研究均會有所變化。

筆者認為,在香港大力發展創科的大背景下,內地學者比例增加,意味着香港的「搶人才」舉措有成效,同時也意味着香港對來自不同教育背景的學者具有開放態度,這對於香港學術界和創科領域的未來發展而言是一件好事。

另外,香港各大高校招聘教職人員向來遵循「選賢舉能」的原則,注重考核應聘者的學術實力,而非學者來自何處。這也是香港學術界能夠保持良好國際聲譽、長期吸引各地人才的重要原因。

根據教資會數據,八大「工程科和科技科」內地教員由2019/20學年的254人,增至2021/22學年的354人;「理學科」內地教員同期由323人增至409人。此狀况在理工科為優勢學科的高校更為顯著,科技大學的內地教員比例已逾45%。

內地學者在理工科領域能力顯著

筆者認為,近年來在人工智能(AI)、晶片技術等科研領域,來自內地的「海歸」學者確實有出色成就。若香港高校不對他們伸出橄欖枝,他們的學術水平在海外也非常具競爭力。

近年中美關係緊張,一些內地學者由於簽證等客觀原因,需要尋找新的科研發展土壤;香港背靠內地,對內地學者來說有地緣吸引力。因此,香港高校的內地教員比例上升屬於正常現象。同時,「海歸」內地學者來港工作不僅讓香港創科領域更具備國際視野,還能增進香港與內地在科教領域的互通互惠,成為良好的科技文化交流橋樑。

雖然內地教員的增長幅度較大,但橫向對比國際學者和本港學者的數據可得,內地學者整體比例約為32.01%,依然少於本土學者(34.62%)和國際學者(33.37%)的佔比。整體上來看,3種類型的教員佔比都在三分之一左右。

香港是國際化都會,學術界亦保持追求教研多元化和國際化的理念,2023年QS(Quacquarelli Symond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香港共有9所大學、178個學術項目上榜,其中56%的項目躋身前100名。而且不同高校的學科優勢不同,所招聘的教員類型也就不同,例如教大的本土教員比例就高達52%,浸大的本地教員佔比維持48%。可見,香港高校並不存在內地教員「一家獨大」的情况,本港各高校教職人員比例呈現出一種各有特色、動態平衡的狀態。

香港高校招聘 一貫公平公正

香港8間資助大學的招聘原則注重衡量學者的學術能力,從全球各地招攬人才。例如,中文大學成立的多元共融事務處(Diversity and Inclusion Office)制定了珍視社群多元化所帶來的豐碩成果,並在尊重個別異同的基礎上從事學術研究的多元共融原則;在招聘教職員工時也遵循開放、包容的態度,公平公正地對待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才。香港大學方面亦指出招聘程序是擇優而錄,國籍並非考慮條件。香港注重科研能力的學術氛圍,也讓任教中大的國際知名AI學者、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及港大校長、世界著名材料學專家張翔等內地學者,能更好地引領香港創科領域走向新的高峰。

2022年12月政府發布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指出,香港未來需要壯大創科人才庫、增強發展動能,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做好連通內地與世界的橋樑。筆者認為,香港創科發展離不開來自內地和世界各地人才的共同建設,應該擁抱多元、共融互惠,用開放視野和發展的眼光,看待香港學術人才的構成狀况。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黃錦輝]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