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田方澤:中學通識教育的短暫實驗

發佈於

【明報文章】明天就是通識教育科最後一屆考試,在此先祝各考生考試順利。自2012年首屆文憑考試以來,作為千禧教改的新猷、香港獨有的通識科,正式畫下句號。趁此機會,與大家回望通識科的發展。

1999年,教育統籌委員會發布《21世紀教育藍圖》,提出教育改革,特別提到「我們需要有廣泛、創新和全球觀點的畢業生去維持我們在新世紀的競爭能力」。於2005年,正式公布中學課程改革,推行「334」學制(3年初中、3年高中及4年大學),並將原來高級補充程度的通識教育科,變成新設中學文憑試的必修科。

回應21世紀的挑戰

新高中強調裝備學生以面對21世紀的挑戰,在學術知識之外,要「學會學習」,掌握終身學習的能力,發展「批判性思考」。因此通識作為新高中的核心科目,強調「能力為本」的探究式學習。根據課程文件,「通識教育科讓學生探討的課題,涉及不同處境下的人類境况,藉此幫助學生理解現今世界的狀况及其多元化特質……成為有識見、負責任的公民,認同國民身分,並具備世界視野」,而且「尊重多元文化和觀點,並成為能夠批判、反思和獨立思考的人」。

因此,通識科課程強調探索社會議題,以及探究式學習,希望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探討問題,而不是囿於既定答案。其3個學習範圍、六大單元,帶領學生反思自身在社會的角色,也探索本地、國家以至全球議題,鼓勵學生思考和參與社會討論,務求將來成為帶領社會進步的公民。

新課程推行早期,局方強調不會仿效傳統科目審批教科書,反而鼓勵教師設計校本課程,並編撰適合學生需要的教材。業界百花齊放,建立了不少專業社群,互相交流心得。公眾不理解新科目,教師也顛簸探索,對於新的教育發展,有困難,也有使命感和新趣味。

當然,歷年對於課程的深度和廣度、是否應該精簡課程、考評的方式、追求探究卻異化成「填鴨」操練等,在業界甚至社會上常有議論。然而對於一個新科目,議論不失為精進改善的探索。

可惜,在近10年躁進的社會政治氣氛當中,探討社會時事的通識科備受公眾關注,屢屢成為親建制人物的抨擊對象,逐漸被冠上「煽動學生」的批評。最終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後被「改革」。

不合理的「殺科」程序

約自2014年起,教育局將通識科強調「批判性思考」,改稱為「明辨性思考」,以免坊間誤解為「只作負面批評」。於2019年9月,由過往不審查教科書,改為由局方推出「自願專業諮詢服務」,請出版商「自願」提交教科書向局方「諮詢」,不少被視為敏感的議題遭修改,或更側重官方觀點。

到2020年9月,政府委任的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發布新高中檢討報告,同意保留4個核心科目;就通識科而言,大體不變,只建議檢討是否取消獨立專題探究。然而在2020年11月,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電視節目指通識科「第一天起已經出現了問題」。2021年2月,教育局宣布「改革」通識科,要回到「初心」,重新命名為「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大幅刪剪及改革,考試評級改為只有「達標」與「未達標」;課程側重香港和中國議題,流於背誦和單向灌輸。

一個時代的落幕

當時的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曾向通識老師發問卷,逾九成受訪者不同意「改動是專業領航」,並認為「改動是政治凌駕教育的打壓」;教協指控教育局「謀殺」,局方高調反駁,認為批評是「虛假資訊」和「抹黑」,改革屬「明確的專業決定」。現實上,只有親建制人士指新課程有趣,身處教育前線的通識科老師卻大多鬱鬱寡歡,不少求去。對於不少學生,則成為沉悶又毫不重要的背誦科目。一個時代正式落幕。

通識科的趣味和價值在於引領學生反思,卻也敗於引領學生反思。針對「政治化」和考評的一些討論,請讓區區於稍後的文章再探討。

(通識回望系列 三之一)

作者是前教育工作者,曾任職11年通識教育科教師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田方澤]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