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李洪波:民選區議員的艱難歲月

發佈於

【明報文章】相信來屆的區議會民選成分會大幅降低,對民選區議員來說,將是一個極艱難的歲月,甚至可以說是「百上加千斤」,這將大大不利市民。

按傳聞中的政府建議,民選區議員數目將少於三分之一,再加上「雙議席單票」,若議席數目不變,這將需要合併6至7個選區為一個大選區,各區選民數目將會由原來的約1萬人大幅提升到近10萬,議員服務對象自然也接近10萬人了。這將超大地擴闊了民選區議員的服務範圍,嚴重加重了民選區議員的工作壓力。

現時區議員的工作包括什麼呢?除了出席區議會例行會議、會前要詳閱各議案的相關資料之外,還包括:接受區內市民投訴,然後向有關部門或團體反映;處理求助個案,尋找各種資源來幫助求助者,有時甚至會陪同求助者去警署報案,上法庭以給予適當支援;亦會透過各種途徑去了解市民對政府政策的意見,以便在區議會向政府相關部門反映民意;此外,為保持與區內居民接觸,舉辦各類活動如搞旅行、舉辦健康講座、驗血糖、打流感針等,亦會應邀出席區內居民團體會議,例如法團委員會會議、互助委員會會議,協助居民組織做好大廈管理。

擴大選區 議員難應付工作

不要小看這些工作,協助一個法團其實是可以用上許多時間。就以荃灣市區為例,一個選區內便有數十個舊樓法團,法團每兩個月開一次會,盡責的區議員可能每晚都要出席區內居民的法團會議,繁忙程度可想而知。

所以可以說:1萬人一區的區議會選區,區議員若是全職,尚可勉強應付得到;倘是帶職區議員,則根本應接不暇。很難想像將1萬人的選區擴大到近10萬人,民選區議員可以如何應付這些地區工作呢?他只能無奈地大幅縮減這些地區服務,甚至降低服務質素,影響的仍是區內市民。

有人可能問:難道委任或間選區議員,不可以同樣做好這些工作嗎?答案是不大可能。原因是若按政府構思,這些委任或間選區議員都是來自社會上一些專業階層,例如校長、中心主任、工程師、會計師以至律師等專業人士,他們多是帶職議員,本身工作就已十分繁忙,倘他們能夠準時開會已十分難得了,哪有更多時間去做以上現時民選區議員做到的工作呢?

再者,委任或間選議員的負責對象不是一般地區選民,他們沒有必然的責任接受地區選民問責及交代其工作成果。

無必要大改區選方式

九七回歸後,香港經歷了6屆區議會選舉,選出的區議員在選民心中的形象已大大提高,「有事搵區議員」已是市民的共識,這是過去多屆區議員在地區工作的努力成果。只因今屆區議會在一些特殊社會事件中產生的一些問題而被全面否定,這是以特例來否定常態的偏頗決定。而現今並無類似反修例的社會事件,更在李家超特首強勢領導、保安條例的切實執行下,類似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結果根本不可能再出現。大改區議會選舉方式,其實並無必要。

大大擴闊區議員選區服務範圍、大幅增加選區選民人數,這對民選區議員是「百上加千斤」,減少市民向區議員求助的機會,降低區議員服務質素,對過去5屆努力工作的區議員,是給予一個不公平的評價。只能說「可惜」、「無奈」!

作者是荃灣區議會前副主席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李洪波]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