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歐陽五:中國外交遠不止韜光養晦

發佈於

【明報文章】最近兩個月,中國外交動作頻頻,頗有令人眼花撩亂之感。從中俄元首會晤到法國總統馬克龍等外國政要接踵訪華,從沙特阿拉伯與伊朗在北京握手言和到習近平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通話,樁樁件件皆是世所矚目。

弱國無外交,是中國人曾經的感嘆;而今,無論是經濟體量、軍事實力還是科技文化,中國已非百年前的「阿蒙」。也正因如此,招致世界頭號強國美國的忌憚。從奧巴馬執政時期頗有捧殺意味的「G2」(兩國集團),到特朗普赤裸裸的貿易戰,再到拜登欲蓋彌彰的所謂競合,中國儼然已被其視為「最大的挑戰」。同時,也正因中國蓬勃的經濟活力和龐大市場,以及深嵌於全球化產業鏈的地位,無論是美國的盟友還是美國自己,最終都不得不承認,只能尋求「去風險」(derisk),而不可能與中國「脫鈎」(decouple)。

中國參與國際事務

前提乃「力所能及」

但也正因如此,很多人並不理解為何中國仍堅稱自己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其實,借用中國網絡上常見的「分母梗」就不難想像,即便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有14多億人口為分母,人均GNI(國民收入)約1.2萬美元,不僅未達到高收入國家的下限標準,與美國人均7萬美元更是相距甚遠。更何况,中國僅僅只於兩年前才宣布,在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這一數字可是遠比英國總人口還多三分之—,而因3年疫情導致返貧的也比比皆是。

因此,中國才會如此強調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當然,出於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知,同時也為了讓自己拼經濟、謀發展能夠有一個安全及穩定的外部環境,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參與度日見提升,惟其前提始終是「力所能及」。所以,中國成為聯合國第二大會費國、派遣維和人員最多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帶頭促成全球最大的自貿協定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生效,也樂見中東迎來「和解潮」。但對於像烏克蘭危機等問題,中國既不是製造者,也不是當事方。對於「中國出手必能化解」這種捧殺,自然是敬謝不敏。

對「韜光養晦」的誤讀

當然,一邊是快速提升的綜合國力,一邊是仍屬發展中國家的事實,這種表面似乎矛盾的情勢讓很多人看不懂中國,包括中國人自己都不乏誤解。尤其對外界而言,近年中國的外交風格似乎「突變」,甚至變得像「戰狼」,不再韜光養晦。其實這是對「韜光養晦」的某種誤讀,中國外交亦遠不止韜光養晦,而從更深層來看,這緣於對中華文明的誤解。

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中華文明,素來講究「以和為貴、以德服人」,即使是兵戎大事,也追求「上兵伐謀,其次伐交」。無論是晉文公的退避三舍,還是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歷史典故,皆是其範例。然而,對於信奉「國強必霸」的一些西方政客而言,從歐洲中心主義的經驗出發,認定所謂「修昔底德陷阱」無可避免,而中國外交的謙和禮讓被視為軟弱可欺,韜光養晦被看作蟄伏示弱。

誠然,近年中國的外交風格從表面來看,似有變化,惟這一方面是中國在紅線屢屢被觸及時的「防守反擊」,另一方面也是在嘗試以西方看得懂的方式與其打交道。只可惜在部分已先入為主的人眼中,這恰被看成是中國「國強必霸」的證明。這種基於不同文化的認知差異,是世界文明交流中一種遺憾,但如果放在國家戰略博弈中,卻很危險。

Netflix下周將上映的紀錄片《埃及妖后》(Queen Cleopatra)近期遭到埃及民眾強烈抗議,因為其女主角是有黑人面孔的英國混血女星Adele James。在這場關於古埃及人種族問題的爭論中,幾乎所有觀點的支持者都在指摘他人包含偏見,更有觀點認為黑白膚色框架本身就是一種以美國標準衡量世界的產物。從這一事件即可看出,中國提出全球文明倡議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歐陽五]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