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陳智傑:政策論述中的情緒管理

發佈於

【明報文章】由疫情管控走向推動復常的香港官府,似乎各個部門都雄心滿滿,推出一個又一個藍圖,以配合「由治及興」的主旋律,其中以「北部都會區」和「明日大嶼」的城市發展規劃最為矚目。

政府部門與環保團體及坊間的反對聲音,就兩個城市發展大計的融資方案、社會效益、是否有必要同時推行兩項大計,以及諮詢過程和結果是否代表公眾意見,各執一詞。

以大型基礎建設項目推動劃時代社會發展,是常見的政策論述。上世紀香港回歸前的80年代末,港英政府推出「玫瑰園計劃」,以大型基建項目——包括標誌性的青馬大橋及赤鱲角新機場——勾劃香港未來願景,力圖穩定當時的香港人心及民情,為順利過渡創造條件。在台灣的蔣經國時期,也曾推出「十大建設」,以昭示當時國民黨建設台灣、立足本地的政治決心。

也許「北部都會區」、「明日大嶼」,以及如今香港官府各個部門的偉大藍圖,其目標便是展示現屆特區政府打造「由治及興」的領導意志。

功利主義下的政策論述

政策論述,即如何向公眾解釋政策的合理性,以爭取支持、推動政策,素來是政治傳播的熱門話題。政策論述的傳統學理,主要是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的理性選擇——把不同政策選項列出,比較對整體社會的利弊,綜合各持份者的意見,然後作出對最多持份者有益(或沒有損害),以及在社會利弊相減後最有「效益」的政策方案。

這種比較不同政策效益的理性選擇,是政策論述的基本步驟:原地踏步有何弊病?行差踏錯會否更糟?利大於弊是推行政策的基本理由。

當然,效益爭論往往會演變為各執一詞的局面,並發展為政治較量——爭取立法會票數、爭取民意上風,以至與政策持份者之間的政治談判。公共行政學上的「政策窗口」(policy window)理論,便把推動政策看作一個由四部分組成的政治工程。

首先,社會是否普遍認知、關心,以至重視問題?例如,香港市民是否普遍覺得香港土地供應不足?是否贊同發展住房土地較其他土地用途——尤其是保育環境——來得重要?

社會輿論覺得政策問題是重要的話,第二個因素便是政策內容是否已經成熟,經得起考驗及挑戰,能夠回應社會方方面面的訴求?

假如上述兩個條件都有的話,第三個條件便是政治上是否可行:政策能否取得足夠的政治力量支持?是否至少讓社會上的主要持份者不會大力反對?

在社會認知及重視政策問題、政策內容成熟、政治阻力不大這3個條件下,最後便要有政策掌舵人願意冒政治風險推動政策改革,跟不同持份者及反對力量周旋,政策便有機會推動成功。

社會情緒轉向 左右論述效果

要上述4個條件同時出現,又或至少其中部分條件出現重大變化,例如政治板塊突然改變、社會民情突然逆轉,又或出現一些政治奇才作為政策推手等,政策窗口便會出現。

上文的政策論述及操作,集中於社會效益和政治計算。然而,公共政策引發社會的情緒轉向,亦大大影響政策論述的推動效果。借鑑社會運動理論有關集體情緒的學術討論,不同情緒對集體行為有不同的發酵作用。例如「快樂政治」,便是要讓平時對時政不感興趣的人產生好奇心和投入感,以及讓人們愉快地長期參與政治活動,始終大部分人都忙於生活,很少人會長期維持高昂的政治情緒及投入公共政策討論;恐懼的感覺,例如害怕開罪某些社會持份者或有勢力人物,則是投入討論公共政策和政治參與的重要阻礙,也可以是在所謂「政治冷感」下的深層原因;而憤怒——尤其是義憤——則是投入公共政策倡議,以及相關政治活動的重要動力。

為政者不可不察

過往香港的政策論述,不乏功利效益及政治機會的探討。然而,過往種種政策之爭告知大家,社會集體情緒會因公共政策的論述而產生變化,有時更會成為民情大變的轉捩點。即使是在如今新政治形勢下的香港,為政者在推動政策時,對公眾情緒的管理亦不可不察。

作者是香港恒生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陳智傑]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