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鄭立:被動收入 導致勞動力不足

發佈於

【明報文章】最近香港出現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年輕人不願意投身香港短缺的各種相關勞動工作。那些非大企業不入、非文職不做、非公務員不做的人,並不是因為讀書太多,而是因為家境太好。香港是一個階級壁壘分明的社會,光是擁有一個物業的租金收入,已經接近甚至超越一個人的勞動收入。在香港擁有物業,就代表有百萬甚至上千萬元的財富。每月被動收入至少上萬元,倘擁有幾個物業,已經可以達到六七位數字。

也就是說,只要年輕人出身於擁有物業的家庭,特別是有物業收租的家庭,大部分勞動工作的收入,哪怕兩三萬元,對他們來說都不是什麼錢。而在長年壓迫和剝削勞動階層的體制下,香港的底層家庭,不少都已經沒辦法養育下一代。窮人不生仔,中產階級才有條件育兒,副作用就是愈來愈多年輕人的上一代都擁有物業、有被動收入,他們自小看到家裏致富靠的不是貢獻社會,而是「食租」,這又怎可能養出勞動者?

「食租」階層 不事生產

當上一代的被動收入這麼高,資產價格又處於天價時,自然令人看不起勞動,畢竟在香港,擁有資產的人受社會尊崇,天天不事生產和奢侈享樂的還可以當Instagram「男神」、「女神」;無產勞動者自食其力反而被鄙視,視為下賤。當被動收入比勞動工作的收入還高,那何必從事勞動?辛苦又要換來被社會嫌棄?

家裏有資產的人,工作根本就不是為了生計,而是為了體面,所以他們選擇當的都是一些像公務員、大企業員工、明星藝人、教書、開書店之類的工作。他們工作只是為了面子;而在這社會,有面子的工作全都不是勞動。

要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必須由根源開始治理;而勞動力不足,源自本港年輕人的上一代太有錢;而他們太有錢,在於香港資產價格和租金高企,形成了不事生產的「食租」階層。換言之,只要政府推出打擊資產價格及租金的措施,遏抑擁有被動收入的「食租」階層,那麼他們的下一代,自然就會回到勞動市場而不再追求繼承資產。

除此之外,香港的高官及富人,應該鼓勵自己的子弟從事勞動工作。如果香港的大眾能夠看到某富豪兒子在麥當勞掃地、某高官女兒在地盤紮鐵,而不是留學海外、在酒吧與「鬼佬」開party、在社交媒體炫耀新買的特斯拉電動車,大家才會知道勞動是上等人的光榮行為,而靠特權與繼承去達至富裕是可恥的事。

作者是專欄作家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鄭立]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