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麥潤培:「完善」了,然後呢?

發佈於

【明報文章】「各位的高見,齊集變珍寶」——張學友《這區這裏》,1988年區議會選舉宣傳活動主題曲。

區議會作為讓市民就區內事務發表意見的渠道,集全港市民智慧之大成,市民參與非常重要。可是早前當局公布的「完善地區治理」方案,建議當中提及的「新一屆區議會」產生辦法,將452個民選議席選區合併成44個,投票採雙議席單票制,產生88名民選區議員。民選成分及直選比例比現屆大幅下跌八成,甚至比1982年區議會時的132個民選議席更低。

「低民選高委任」 區議會難發揮應有功能

本來,此舉跟上世紀兩個市政局及區議會之「行政吸納政治」手法雷同,本來某程度上有利於公共政策推行。可是「低民選、高委任」的情况,與1982年區議會相比,更加不進反退,不單令區議會難以發揮地區管理的應有功能,也同時令有志參與社區服務的善心人士望而卻步。

現行區議會選區系統,每個區議會選區(constituency)約有16,900人口(在容許上下調整彈性為25%之下,每選區約12,600至21,100人)。但當全港各選區合併成44個後,以每區兩名區議員計,平均每名區議員要負責的人口暴增至8.6萬多人。

服務範圍倍數擴大,營運開支卻不按比例增加之餘,「新一屆區議會」的議員們,在參選前之提名過程中先要過五關斬六將,就算最後千里走單騎並當選上任,亦須適應前所未見的新制度,不單各方團體都會難以吸納有志者參與,社區服務之路也變得更寸步難行。

表面上「行政主導」的新區議會系統,或許會在短期內有助施政,但長遠而言,此舉誠然未必能夠令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日後市民要就社區提出建議,恐會變得無從入手。或許只能淪為「沙中蚌常怨路茫茫,常怨處身灰暗地方」(關正傑《蚌的啓示》,1986年公民教育資訊博覽主題曲)。

而且,在新設「區議員履職監察制度」下,當局提出的11項「區議員失職行為」清單涵蓋範圍流於廣闊,而每一相關「失職行為」都未有相應具體定義及實際例子。而有關決定權及詮釋權均未有清晰劃分,區議員任何言行都會動輒得咎。

當服務市民的難度及壓力大增,而各方面應有開支(包括酬金)卻沒有相應調整,可能會令一眾有意服務市民的「社區僕人」們放棄此徑,選擇轉換其他跑道。而且,區議會的下情上達、官民互動功能將變得有名無實,變相扼殺40多年來「萬家心血結晶」。

官民雙向互動 不能單靠行政主導

當局希望在新制度下,新一屆區議會能繼續維持「五光十色」,但面對多重關卡,變相選舉亦只有過程,但沒有結果,更勿談將來,相信連立場溫和的「社區僕人」們都難以有興趣參與。

在公共行政角度而言,政府協調社會,乃舉足輕重。政府與市民的雙向互動,不能單靠由上而下的「行政主導」方式一蹴而就。官民溝通一旦失衡,不論處於哪一個極端,對整個社會的傷害,可以無從估計。

筆者亦擔心,於新區議會制度下,作為官民互動橋樑的角色難以順利運作,當局不論想推動對民生有益的政策,還是聆聽市民對地區問題的意見,甚至只是想修補官民關係,恐變得毫不輕易。社會可能會寧願相信純粹的市場力量(社區問題,市場解決),市民無法向當局反映有用建議,公民社會與政府就會被完全割裂,形成兩個平行時空,行政主導的夢想,淪為孤芳自賞。

筆者在早前《明報》文章提及的「民選議席必須過半」建議,遺憾未得到當局接納。接着下一屆區議會選舉的情况,及新一屆區議會上任後的運作成效將會如何,相信很快就會有答案。

作者是沙田區議會主席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麥潤培]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