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鄭立:百姓需要的不是藝人

發佈於

【明報文章】最近香港突然興起一堆有關娛樂圈的爭吵,不外乎就是粉絲的狂熱,以及對於粉絲各種行為的非議。這一種爭吵,對香港來說,並不是很新鮮,畢竟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香港娛樂圈最鼎盛的時期,粉絲們也一樣是針鋒相對,不僅八卦雜誌應運而生,連傳統媒體如報紙、電視都走向八卦化。

這令人想起幾年前的選舉狂熱時期,香港各政黨的支持者,也是這樣互相攻擊。這倒不是指什麼民主派、建制派之間的鬥爭,反而多的是所謂相同陣營之間的鬥爭。傳統是先禮後兵,但香港習慣了「先兵而後無禮」,單是政見不同,就已經是主動攻擊的理由。人身攻擊、憑空揑造、毫無證據之下到處指控他人是「鬼」、背後散佈謠言、壓迫所有政見不同的人,實是司空見慣。

當同一群人不再關心選舉時,又再次關心娛樂圈,做的事其實也沒什麼兩樣。不論娛樂圈還是政黨,大家似乎都是樂於當成是宗教處理,以便自己可以當狂熱信徒,神化自己所信仰之事,再將所有異教徒當成仇人——因為是萬惡的異教徒,所以就可以盡情地使用各種卑劣的手段去攻擊。在他們眼中,攻擊敵人就是在幫助自己人。

當然最後結果是,他的敵人或者自己人都一起沒落了。各種被狂熱支持的偶像,不論是演藝明星、社運明星,還是政客,最終都是隨着整個界別一起沒落消失。當失去了一群偶像時,就會找尋另一群偶像,所以支持完政客,就去支持娛樂圈;支持完娛樂圈,又會支持政客。

也許大家需要的只是找個陣營

大家熱中的並不是怎樣創造更好的作品,令香港的演藝在國際發光發熱;也不是怎樣改善社會,為大家帶來繁榮與安康。香港人關心的,並不是藝人或政客所創造的東西有多好多重要,而是其陰私與醜態,以及有什麼能夠嘲笑。也許大家需要的,只是找個自己歸屬的陣營,與人同仇敵愾、攻擊他人的理由。

這會令人想:會否眾多政治狂熱者,他們並不真的關心時事社會,而只是想要找些東西來狂熱呢?政治也好,娛樂也好,自我歸類,分門別派,再互相攻擊,才是一切的重心。主張的東西是否正確、可行,是否對社會有利,好像真的從來沒有重要過,也沒什麼人想要深究,更謝絕任何討論。

然後,你看到他們在娛樂圈上,又發出同樣的狂熱時,你就會恍然大悟——他們可能只是把政治明星當成演藝明星的代替品而已。大家需要的不是藝人,而是敵人。藝人的存在意義,可能只是讓大眾有辦法找到新的敵人而已。

作者是專欄作家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鄭立]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