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黎子駿、胡宇琪:再與阮穎嫻博士商榷 反對禁煙政策建議之理據

發佈於

【明報文章】港大經管學院阮穎嫻博士於5月9日《明報》再次撰文(〈終身禁煙激進違人權 宜廣泛諮詢再作定奪〉),反對建議效法新西蘭實施的終身禁煙令(即限制2009年或以後出生人士購買香煙)。筆者拜讀後認為文章有不少值得商榷之處,故撰此文回應,為讀者提供另一觀點。

煙草產品類比加工肉 並不合適

阮博士文章指出,生活中容易接觸的「第一類致癌物」,例如煙草、酒精飲品、二噁英等致癌特性證據充分的物質,其實也包括香腸、煙肉等港人經常食用的加工肉類。文章以此推論,港府將來或會進一步限制某年份出生的人食用這些肉類,出外用餐時必須按年齡「走煙肉、腸仔」。

不過,將煙草產品與煙肉等加工肉類作類比,筆者認為並不合適;而按年齡限制食用加工肉類的政策亦顯然沒有需要,且不會發生。

首先,煙草產品具高度成癮性,難以戒斷,而加工肉類並不存在此類問題。加上平均每日攝取的分量兩者並不同(煙民普遍每天吸煙),故此攝取加工肉類與吸煙致癌的數字,並不可同日而語;而此類產品大都受到政府持續監管,例如食物安全規範中對各種致癌物質的標準設定和檢測;且經過多年宣傳,市民均已知悉過量攝取加工肉類的健康風險,減少使用頻率和分量,即可以大大降低風險。

稱嚴厲控煙礙「搶人才」 說法牽強

近日港府「搶人才」成為社會熱話,阮博士亦有於文章中討論禁煙政策對此的影響。文章認為禁煙會導致香港的人才吸引力降低,皆因新一代失去了購買香煙的「自由」。

事實上,從人才吸引的角度來看,筆者認為更應該支持對煙草產品的限制。香港社會渴求的專才雖廣泛涵蓋各領域和階層,但是相當一部分事業有成的人才都已經建立自己的家庭,有生育下一代的計劃,甚至已經育有兒女;如果決定來港發展,需要舉家移民。作為家長,不難想像人才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無煙世代」的一員,生活在一個健康、安全的環境中,而非只是「享有」購買香煙的「高度自由」,從而有更大機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

再者,各地根據實際情况立法限制個人行為,實屬平常。以阮博士文中所提到近年成功吸引人才的新加坡為例,就是以法律的形式禁售香口膠,但不見得新加坡有因為該禁令而減低對人才和投資者的吸引力;反而因為街道變得清潔、環境宜人,換來「花園城市」的美譽。故此,阮博士認為因為嚴厲控煙會減低香港對人才的吸引力,可謂相當牽強。

另外,阮博士從個人自由和社會經濟發展角度出發,提出政府不應該用法律限制一些不影響別人的行為。就香煙而言,阮博士文章認為只需限制吸煙場所、減低二手煙禍害即可。

但是,從公共醫療衛生角度而言,由吸煙所導致的心臟和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各種嚴重健康後果,均會帶來極高的個人和社會醫療成本。事實上,現時本港公立醫院以十分低廉的價錢負責醫治絕大部分的慢性病患者,每晚病人繳付的住院費用(120元),僅及服務成本(約6000元)的極小份額。吸煙人士因吸煙導致的疾病接受公立醫療,佔用其他患者接受治療的珍貴醫療資源,涉及的顯然不是個人問題,整體社會其實需要一同為吸煙者的「個人行為」埋單。

動輒拉上道德概念 不利達至政策共識

阮博士文章亦有引用社會公平、民主的概念,認為新政策造成世代之間的不公平。其中一段引用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其實主要涉及人身安全和公民政治參與相關的各項權利,例如人身自由、宗教自由及公平審判等方面。

阮博士主張購買香煙之權利屬公約涵蓋的「人權」之一,筆者非常不同意。敢問買賣吸食海洛英、可卡因,是否同屬「人權」,受公約規管?如果主張立法對任何個人行為的限制(尤其是有相當充分公共衛生理據的限制)都違反「人權」,那麼亦應該思考香港和幾乎全世界所有國家的禁毒法例,例如海洛英、可卡因的禁止,是否也是違反了「人權」。

筆者認為,禁煙政策的辯論應該主要環繞對公共衛生、社會民生影響的層面,並要基於事實和科學數據;動輒將討論上升到人權、民主等抽象而無關的道德概念,對社會最終達至政策共識的目標,實在不利。

公共衛生專家不止是醫學專家

該文章後段指出,禁煙議題不純粹是醫學問題,認為公共衛生專家在疫情等衛生事務上壟斷了話語權,在禁煙議題上亦是如此。

筆者希望指出,很多公共衛生專家並不止是醫學專家。事實上,不少公共衛生專家的研究專注於如何以公共衛生政策達至社會利益最大化,當中亦當然包括個人自由和所帶來的快樂及效益。在不同議題上,不同領域的公共衛生專家時有不同意見;但在吸煙問題上,即使考慮了各式各樣的社會成本和效益,吸煙毫無疑問是人類健康最重要的一項可修正的行為風險因素,而且應該施以有力的政策,減低其帶來的健康風險和負擔。學界對此項主張幾乎是完全一致。

社會政策要順利推行,必須得到大部分市民的支持和理解。筆者與阮博士之間這種對政策的辯論,相信亦是有助於整體的社會討論,讓市民大眾對政策利弊更為了解。

事實上,新禁煙政策建議影響深遠,持份者眾多(幾乎包括全社會),筆者十分贊同阮博士提倡要有公平、開放、透明的廣泛諮詢。希望政府析述政策時,可就各界的疑問提出具體回應,以便形成具體政策措施時,各界均能接受、理解和支持。

(鳴謝:馮芷軒助理項目經理作內容編輯及校對)

作者黎子駿是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系研究助理教授,胡宇琪是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系研究助理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黎子駿、胡宇琪]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