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梁泓:拓展藝文受眾 開發人才沃土

發佈於

【明報文章】在早前《明報》的「香港新坐標:構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之人才大策略」論壇上,藝術發展局主席霍啟剛表示,須培育藝術行政、策展、融資等多方面的人才,包括對中華文化的了解、認同,以新穎、國際認可的方法說好中國故事,為年輕人搭建在文化界發展的晉升階梯,以及推動藝術鑑賞教育。

藝發局藝術教育主席陳雪儀指出,「本港藝術教育以西方文化為主,對於如何傳承中華文化似乎未見方向,對人才培訓亦較少關注」。就此,不錯正如霍主席說,「教育局在推動藝術文化人才方面『責無旁貸』,局方未來應投放更多資源令年輕人了解中華文化及藝術」。

不過藝文離不開它的土壤——受眾,沃土可衍生人才,教育局的角色固然重要,須另文討論,惟受眾發展,遠超在學時期。藝術發展局在2015年所做的大型「觀賞藝文節目及消費調查」,了解參與10類藝文活動的原因,40%受訪者表示學校教育對他們的影響最大,但這亦可能反映其他拓展受眾的途徑較貧乏,效果微弱。其實從增加支持者到啟發後繼者,均需有系統性的深耕。

西方的藝文受眾培植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歐美大眾消費模式顯著改變,拓展精緻藝文受眾(audience development)的呼聲響起;到20世紀末,已是西方藝術界一大課題,引發多項調查、研究、研討會等。藝文可涵蓋各類表演、視覺藝術,以至博物館及圖書館;受眾可以是訪客、讀者、聽眾、學員、使用者、藝術作品顧客、電子媒介的參與者,包含大學生至退休人士。

1980年代西方的受眾發展重營銷,以扭轉藝術在文娛市場份額的縮小;到20世紀末,已演化為較全面地考慮對受眾、社會、藝團各方的多層次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歐洲,視認識、參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化和藝文為人權,在民主過程中必須保障。除了藝團,地方、國家和跨國機構均日益重視。學校教育可視為助力,但開發主目標是成年觀眾。

日裔學者河島伸子歸納觀察(註1),西方的受眾發展除擴展營銷,還有其他重要目的:(1)文化共融,(2)品味培養,及(3)受眾教育。亦即蘊涵一個地方的文化取向,及對個人文化生活的價值觀。

對歐盟來說,傳播文化達至共融,屬凝聚團結社會的基礎工作,但同時要尊重多元化(在中國,文化傳播還有一個弘揚國粹、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責,下詳述)。2017年歐盟的一項調查顯示(註2),文化最能建立社區的感覺,勝過歷史、地理和宗教。在文化參與上,要照顧更多社群,不但是少數族裔、新移民,還有受各種社會或經濟因素掣肘的人,可能是低收入,或缺少「文化資本」如受教育較少的一群。

2000年,英國管弦樂團協會的研究指出(註3),專上教育是最顯著的特徵,判別一個人是否會出席古典音樂會,但主因不單純是資料或內容認知,而是社會文化隔閡。聽古典音樂的精英含義,使一些人覺得「不是為我們的」、「這種場合的禮貌儀節(要穿什麼、什麼時候拍手)會使欠缺經驗的人自覺脆弱和受排斥……再加上會堂裏有好些熟悉規矩的常客,有些未必顧及新來客,更令後者不知所措」,否定了活動是可親(accessible)的。

擴展營銷可讓更多人欣賞作品,優惠票、穿梭車、調整演出和開放時間等,可解決如財政、時間、交通的限制。品味培養是希望擴闊現時受眾的興趣,除了目前喜愛的,能欣賞不同類型和風格的作品,從而鼓勵藝文創新。受眾教育是透過不同途徑豐富藝文欣賞的經歷,如音樂配合戲劇演出、展出相關圖片、紀錄片、與創作人對話等,提高鑑賞力。

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的「創意歐洲」(Creative Europe)及英國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England)一直資助拓展受眾的工作,要求計劃(1)擴大受眾,吸引更多具同樣社會人口特徵的人;(2)深化與受眾的關係,優化受眾對其他或更複雜的藝術形式的欣賞;或(3)開拓多元化受眾,吸引沒有接觸過藝術、與現時受眾不同的人群。

接觸藝文的障礙

早期想法認為,接觸藝文的障礙主要是實體阻隔,例如交通、財政等,近年已注意到許多非物質條件,包括認知、感官、文化(包括次文化)、態度、科技運用、受眾和藝團的心理關卡,例如忽略某些活動或只專注某些學歷和品味的受眾等。

上述本港藝發局的研究,亦探討了不參與各類藝文活動的原因,雖然具體想法有異,但較重要的障礙類型跟外國相似,包括缺乏相關認識、心理關卡,例如認為某種形式太嚴肅(音樂)、太難懂(文學)或內容太過時(戲曲)、「不是為我們的」(音樂是為有錢人的,多媒體、視藝和舞蹈是為年輕人的,戲曲是為老年人的)等等。這些障礙不無先見,如戲曲較老套、西方古典藝文較精英。該報告建議一些拓展觀眾的方法,例如送贈入場券,多延聘名家演出,為新受眾特別設計演出節目及提供深入淺出的介紹,舉辦工作坊、講座等幫助受眾欣賞,藝團各自策劃。

綜觀全局 堅守目標

美國一個研究發現,要成功培植受眾,除了上述掃除障礙、建立關係之外,做法與機構變革相通,關鍵是有方向清晰的領導,帶領上下認清受眾對藝團發展的重要,考量形勢、制訂策略、在機構內和衷共濟(不能單靠營銷宣傳部)、檢視進度、持續改善計劃等。變革絕非坦途,例如要處理固有觀念和利益等,惟充分溝通,可發揮群聚效應取勝。

同理,大如歐盟,制定清晰政策,可爭取成員國、跨國及大小機構支持。在中國,國務院於2015年提到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註4),「要以戲曲、書法、篆刻、剪紙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為重點」。單為戲曲進入中學、小學,就不止是學校或藝團的事,而是由中宣部、教育部、財政部、文化部同時指導支援,組織協調推進工作的具體落實。2022年,首份《中國美育發展研究報告(2020-2022)》檢討各地成果,提到「營造全社會重視文化環境的氛圍建設」等,「讓不同年齡、身分、職業的(包括離退休老人群體),人人都有接受有關審美教育、文化活動的機會」。

香港有獨特條件,甚或可協助如該報告所提到,「促進美育國際化發展」。香港會有頂層設計配合國家的文化工作方向嗎?有朝一日,會有一個戲劇戲曲美育國際研討會和匯演在香港舉行嗎?

註1:Kawashima, Nobuko (2000). Beyond the division of attenders vs. non-attenders : a study into audience development in policy and practice. Working Paper. Coventry: University of Warwick. Centre for Cultural Policy Studies. Research papers, Vol.6.

註2:European Commission, Final Report: Study on Audience Development — How to place audiences at the centre of cultural organisations. 2017.

註3:Tim Baker, Stop re-inventing the wheel : a guide to what we already know about developing audiences for classical music. Association of British Orchestras, 2000.

註4:《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2015年

作者是教育工作者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梁泓]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