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新發現6本土植物 涵瀕危「海南薑」 大帽山石澗首見 原被認為海南獨有

發佈於

【明報專訊】明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面積只有約1100平方公里的香港,至今已記錄到3300多種植物,當中約2200種屬本土植物。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最近發表8種本港新記錄野生植物,當中6種為本土物種,餘下為外來種。6種新發現本土植物當中,「海南薑」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Endangered)等級,過去被認為是海南獨有品種,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於2020年在大帽山一條石澗中發現其種群,數量稀少,目前海南是否仍有該種植物成疑,園方認為極具重要科學與保育價值。至於另一種新發現的本土植物「山楝」,則是園方職員在收集本土植物種子時發現,屬低地植物,可生長至30米高。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植物保育部高級生態學主任、植物標本館長張金龍博士表示,海南薑及山楝在港是十分珍稀的植物,應加強保護,由於本港植物研究已有很長歷史,發現新種機率已非常小,近年新發現本土植物多半是分佈狹窄,個體數量也很少的稀有種,部分被發現時已屬瀕危,需嚴加保護,才能令本地種群延續下去。

海南是否仍有海南薑成疑

2020年底,農場保育部劉金剛博士在大帽山一條石澗中發現一種薑科植物,其植株高0.8米至1米,葉片較香港薑科植物寬,後來查閱資料,確認為海南薑,原被認為是海南獨有植物物種,分佈範圍甚為狹窄。園方表示,海南薑的標本分別採集於1933年和1954年,年代久遠,目前海南是否仍有該種植物成疑問,因此在港發現的種群有重要科學研究和保育價值。今次新發現的「求米草」亦位於大帽山,另一種「短柱絡石」則分佈於山頂附近,數量甚少,種群和被發現的生境皆十分脆弱,需加強調查和保育。

增兩種雀梅藤 原生增至3種

另外,今次新發現本地植物「橢果雀梅藤」及「鈎刺雀梅藤」均在大帽山被發現,令本地原生雀梅藤增至3種。

首現山楝 低地仍見新樹種顯珍貴

至於另一種新發現的本地原生植物山楝,由農場暨植物園的生態學家黃築君於2020年在大埔元墩下發現,樹木排列成羽毛狀的羽狀複葉長約半米,果實呈球形,有如葡萄大小,數十顆排成一串,經鑑定為山楝,屬香港的新紀錄。山楝分佈於華南及東南亞等地,遠至巴布亞新幾內亞和所羅門群島,過去被視為優質木材及有藥用價值,被大量砍伐,數量急速下降,IUCN將其列為無危(Least Concern)級別。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表示,山楝是一種生長於低地、可高達30米的樹種,本港過去發展時低地植物最先被破壞,早年將低地山坡變農田,後來城市發展令大量物種滅絕,不少原生物種局限在剩餘的森林中存活,例如風水林,今次在低地仍可發現新樹種顯得甚為珍貴。

農場植物保育部生態學主任朱慧玲表示,本港有很長的植物研究歷史,一般認為已經研究得比較透徹,但是本港生物多樣性豐富,估計仍有很多本土植物尚未發現。張金龍說,大帽山、馬鞍山及鳳凰山等高山由於地勢險峻,附近植被未被破壞,珍稀植物得以倖存。不過他估計未來發現本土植物的機率會下降,外來種有可能增加,希望社會重視自然保育,令本土物種得到保護。

另錄兩外來種 分別原產美國、非洲

資料顯示,近年發現的入侵植物有100至120種,佔整體接近4%,包括薇甘菊、五爪金龍、三裂葉蟛蜞菊等,由於數量太多,甚至危害生態。今次新發現兩個外來種包括垂果瓜,原產於美國東南部,本港氣候與當地相似,亦適宜生長;另一新發表的外來種卵葉鏈莢豆原產於非洲熱帶地區,首次在本港被確認。以上相關研究報告以〈中國香港植物新記錄〉為題,剛於本月出版的學術刊物《亞熱帶植物科學》發表。

明報記者

(城市保育)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