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閻小駿:推動人文藝術交流 促進中美人民相知相近

發佈於

【明報文章】「國之交在於民相親」。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與國際安全和地緣政治形勢有關,也受世界經濟格局等結構性的因素影響,但說到底取決於民情是否相知、民心是否相近、民意是否相親。進入新世紀以來,由於中美兩國綜合國力對比發生歷史性的變化,特別是隨着中華民族逐步接近復興目標、中國不斷走向國際舞台中心位置,美國內部對於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的制約力量逐步上升,中美關係面臨前所未有的調整壓力。

人民相知相近 首在互相了解

然而無論時勢如何變化,民意相親,始終是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向前發展的基石;人文藝術交流,則是促進中美兩國人民相知相近的不二法門。作為中美關係的重要推進器,加強兩國在人文藝術領域的交流合作、促進中美民間交往、構築兩國人民間的友誼互信,在當前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人民相知相近,首在相互了解。作為21世紀全球最重要的兩個大國,中美人民之間對於對方國家歷史文化、人文藝術、發展歷程的深入認知與理解,有助兩國在政治上消解彼此疑慮,亦為最終實現兩國共贏共存提供必需的認識論基礎。作為人文藝術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中美學術界在兩國人民加深了解過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以筆者熟悉的中國研究(China Studies)領域為例,上個世紀以來,在中美兩國學術界共同努力下,幾代美國的中國研究學人克服各方面極大困難,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以豐富的在華田野工作為基礎,寫出不少能夠以客觀公正態度反映中國革命與發展歷程的經典傳世學術作品,為美國民眾了解新中國提供重要窗口和寶貴資料。這是中美人文交流為兩國人民相知相近做出積極貢獻的例證。

人民相知相近,離不開文化藝術界的交流與融通。就中國方面而言,這尤其依賴於不斷提高中華文明對外的傳播力、影響力。今年1月,曾兩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著名紀錄片導演柯文思(Malcolm Clarke)先生,在參加香港大學中國制度研究中心對話論壇時,就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觀點。

他說,讓西方觀眾看到豐富、立體、多層次的中國和中國人形象,對於加深兩國人民間的互相了解極為重要。他舉例說,我們在對外傳播中簡單列舉青藏鐵路工程的若干世界第一,並不一定能給西方觀眾以直觀感受;相反,若用鏡頭講述一名青藏鐵路上最平凡普通的年輕火車司機的故事,講述鐵路如何改變了他的人生,而他又如何循着鐵路尋找自己的夢想、奮鬥自己的奮鬥,則更能引起西方觀眾共鳴與共情。

「通」,還需要觀念融通。中國與美國分屬世界兩大洲,相隔浩瀚的太平洋。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兩個大國,中美兩國對於全人類的共同命運,具有共同責任;對於攜手解決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擔負共同義務。這尤其需要兩國着眼全球大局,彼此保持開放心態展開合作,以共同繁榮為目的相向而行。中美之間積極的人文藝術交流,對於以民促官、推動兩國人民在開放合作問題上增加互信及凝聚共識,作用分外重要,必須一以貫之。

超越政治外交分歧的重要路徑

相知相近,最終要達到的目標是民意相親。自2017年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中美關係出現的波折與困難,已嚴重損害兩國關係健康平穩發展的社會基礎。當前,美國民眾對於中國的發展,具有這樣那樣的憂慮;中國社會也對美國產生這樣那樣的負面情緒。這一情况不足為奇,但需認真應對。

加強中美人文藝術交流,是超越政治與安全分歧、實現「民相親」的重要路徑。音樂、美術、文學、體育等人文藝術活動,超越具體的政治外交因素,直指人類共有的人心、人性和價值追求,能夠在中美關係的特殊時期,發揮異乎尋常的增信釋疑、傳遞友誼的積極作用。歷史的潮流浩浩蕩蕩,美國與中國長達一個多世紀的交往紐帶,不能也不應該在21世紀的今天被人為畫上休止符。

以人文藝術交流助推兩國關係健康發展,是上世紀70年代我們以「小球轉動大球」、通過「乒乓外交」這一獨特契機打開中美關係大門的歷史經驗,也是當前我國在百年大變局加速演進、中美關係面臨高度不確定性的宏觀背景下,保持戰略定力的重要一環。

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與美國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雙邊會晤,這顯示出中美兩國恢復高層戰略溝通的積極姿態。但下一步中美關係如何發展,仍取決於中美雙方能否重建互信,特別是美方是否做到信守承諾、言行一致,採取實際行動落實兩國元首2022年11月印尼峇里島會晤達成的系列共識。在此期間,推動發展兩國人文藝術交流,對於鞏固兩國人民友誼、扭轉不利於中美關係發展的社會民意環境,至關重要。同時,密切的人文藝術交流,對於確保中美兩國在雙邊關係重要調整期不偏航、不失速、不相撞,具有正向保護作用。

兩種國際關係模式的競合

當前,世界局勢已經進入新的關鍵十字路口。新冠疫情在過去3年的大流行,極大改變了全球交往聯繫的舊有模式,世界需要重啟不同文明之間對話互鑑的新路徑。在政治與安全方面,俄烏戰爭陷入進退不得、輸贏不起的泥沼,顯示出冷戰後形成的西方國際關係基本模式遭遇空前困難。另一面,在中國斡旋下,長期地緣政治宿敵沙特阿拉伯與伊朗達成和平協議。兩相對比,世界看到中國所代表的以和平、發展、共贏為基礎的新力量,以及中國式現代化模式為解決全球治理問題所帶來的新希望。

在兩種力量、兩種模式和兩種前途的競合中,世界是選擇分裂孤立、遏制對抗,還是和諧共處、共同繁榮?國與國之間的矛盾衝突、人類面臨的共同危機,是應該通過霸凌結盟、互相爭鬥,還是開放合作、平等協商來得到逐步解決?未來人類社會究竟應該是西方文明一家獨大,還是各種文明「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這些最基本的理念分歧,需要通過後疫情時代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特別是中美之間日益密切的人文藝術交流,來逐步探討、溝通、釐清,並最終上升為國際社會的普遍政治共識。

中美社會差異 不應妨礙兩國人民交往

人民相知相近,是中美關係長期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必備的社會基礎。2021年10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教授在致天津茱莉亞學院的賀信中,特別指出「藝術是跨越國界、溝通民心的橋樑……希望中美兩國廣泛開展人文交流,促進兩國人民相知相近,為中美兩國人民友好注入動力」。

作為21世紀國際秩序的兩大主導力量,中國與美國在歷史文化、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等方面所存在的顯著差異,不應成為妨礙兩國人民互相信任、通過人文藝術交往傳遞友誼的障礙。中國古代哲學家荀子說過,「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相信只要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堅持交流、行而不輟,積極通過人文藝術領域交往築牢兩國人民相知相近的堅實基礎,中美關係就一定能克服暫時的困難,迎來充滿希望的未來。

作者是香港大學中國制度研究中心總監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閻小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