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鄭立:不是世代問題 而是階級問題

發佈於

【明報文章】最近網絡上有一個爭論,有「90後」抱怨自己是最慘的一代,理由不外乎覺得以前是經濟發展期,上一代比較有機會,或者以前的大學生比較好找工作,或者是以前的樓價比較低之類。但這種說話不太合乎現實,往往會遭到劇烈反彈。

覺得自己生不逢時的作者,說「80後」出來工作兩年,碰上2003年SARS樓價最低的時候,當時開始供樓的話,這20年的升值就已經賺了幾百萬甚至幾千萬元了。他說他認識一大堆「80後」,個個都拿着一堆物業。

但事實當然不是這樣,畢竟筆者自己就正是剛好那時大學畢業。那時候我第一份工作,薪水就幾千元,根本沒有那些人想像的一畢業就有萬多兩萬元薪水。別說買樓,根本連維持自己的日常吃飯消費都很貧乏;別說買樓,租樓都是租不起的。

當然也會有人說樓價很平。對,那又如何呢?我才剛畢業根本沒錢。那些人就會說,你可以問父母借啊。不,我父母作為基層也是營營役役,拿不出錢,我們憂慮的是明天的吃飯問題。

處身哪個時代 基層都分享不到好處

說到這裏,他們就會覺得你是個別例子,然後說那就沒法了,或者說連十萬二十萬元都拿不出來,真的無話可說。他們認為自己是窮人,卻覺得上一代隨便都能拿出錢來;他們自以為窮,是因為他們自己沒錢,但他們上一代有,所以他們覺得上一代比較輕鬆。

真正的基層反而不會抱怨什麼世代問題,對於任何一代都是全家負擔不起物業的人來說,經濟不好時是失業和貧乏;所謂經濟好時,也只是被暴升的租金與物價壓迫。無論哪個時代,都分享不到好處。

不是相較不會抱怨,而是他們會理解到,在無產階級,不論你是「50後」、「60後」、「70後」、「80後」,哪個世代都是活得不好的。他們的貧窮,源自他們上一代的貧窮;而他們上一代的貧窮,可能經歷過各個所謂繁榮時代。但他們在其中可不是什麼公務員、醫生、律師這些既得利益者,能夠在有機會時,有資金去掌握;而是在餐廳洗碗做侍應、在地盤做工人,收入不穩定,有一餐沒一餐,受租金壓迫,留給下一代也只有負擔,跟世代又有什麼關係呢?

同理,只要你的出身好,在任何時代,你都可以活得不錯,能抓到各種機會,什麼到海外留學讀大學、買樓,這些機會是屬於家裏有本錢的人。况且「貧賤夫妻百事哀」,基層的家庭往往也比較多家庭問題與不幸。

這跟世代無關,這跟階級有關。如果出身於底層,你什麼時候出生,真的沒什麼影響。

作者是專欄作家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鄭立]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