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許健生:樂視創辦人賈躍亭靠智能電動車翻身

發佈於

【明報專訊】前「樂視LeTV」老闆賈躍亭從中國最大的互聯網視頻大佬,被敗走跑到美國重新發展他的電動車夢想。過去9年從創業、成績初現、展覽出錯、再接再厲、成功上市、被人出賣、遇上大鱷、險被出局到上周推出其FF 91 2.0。FF 91創業故事猶如宮廷連續劇,是那般的扣人心弦、驚心動魄。FF 91能否從Zero變成Hero目前還是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賈總及其團隊的一顆創業心、對夢想的堅持,實在是我們創業朋友的榜樣。

Faraday Future(美:FFIE,以下稱FF)上星期發布售價30.9萬美元的FF 91 2.0 Futurist Alliance和生態產品aiHypercar+,並面向中美兩地開放預訂。賈躍亭認為FF 91 2.0的出現將重新提出行業發展趨勢的「新四化」。

iPhone在2007年面世,通過將電話、計算機和相機的結合,誕生了顛覆性新品類「智能手機」,一款iPhone就終結了擁有上百款手機產品的諾基亞帝國,並帶領人類進入移動互聯通訊時代。今天,汽車產業核心價值正在發生根本性變遷,由機械和硬件價值轉向軟件和AI價值。所以,FF相信未來的智能電車時代不再通過機械和硬件來滿足細分市場需求。「車」只是一個為用戶從A點往B點的一個載體,而通過軟件、AI及應用場景,按需求滿足用戶在行車中最佳旅程體驗。筆者也發現上星期約兩小時的發布會,FF用上了四分三時間解說AI智能車的應用功能,反而沒有花上太大篇幅在傳統的硬件及機械性能上。

FF是最早提出汽車產業技術變革的「四化」的智能電動車企,打造出全球唯一的出行新物種FF 91,開創了智能電動的四化出行時代。現在,隨着FF的發展正式進入2.0階段,FF認為未來塔尖出行產業技術與產品變革趨勢將向全AI、全Hyper化、全能化、共創化的新四化方向發展。

向新四化發展 影響未來汽車業

1)全AI化:產業發展已經從硬件定義汽車、軟件定義汽車進入到AI定義汽車時代。未來塔尖出行產品必須滿足端到端的全維度AI化,並且每一個技術平台和技術系統的所有模塊,都要高度AI化;

2)全Hyper化:即動力引擎Hyper+多矢量,AI硬件Hyper和AI引擎Hyper,除了對於車輛動力引擎Hyper能力和多適量技術能力的追求之外,塔尖用戶對AI硬件Hyper、AI引擎Hyper的渴望將不亞於對動力引擎Hyper的需求;

3)全能化:不僅是機械維度的全能化,把超級跑車、轎車和SUV的核心性能All-In-One。更是矽基維度的技術平台跨域多系統All-In-One;

4)共創化:通過技術開放模式賦能平台,集合全社會更多開發者的知識和智慧協同研發,實現技術架構和技術成果的共創共享。

FF還發布了以FF AI為驅動力的下一代技術架構:FF aiHyper 6×4 Architecture 2.0。該技術架構為打造全AI、全hyper、全能、共創的極智科技奢華塔尖產品而生,將成為解决未來出行產業塔尖用戶所有核心痛點的下一代技術架構。

「6×4」指的是FF六大技術平台和四大技術系統的垂直整合與橫向打通。六大技術平台是指:FF OpenApp、FF aiOS 2、FF aiHW 2.0、FF Mechanical、FF Cloud、FF AI。FF在平台層把共同屬性模塊橫向打通,將技術能力發揮到極致,實現多技術系統支撑的全能化。

而四大技術系統包括:Magic All-In-One、Hyper Multi-Vectoring、3rd aiSpace、FF aiDriving。在系統層把不同平台模塊垂直整合,將性能實現到極致,實現跨平台集成的Hyper化。通過平台技術賦能系統技術,整合AI實現用戶價值。

在「FF aiHyper 6×4 Technology Architecture 2.0」超級技術架構加持下,FF用AI重新定義了汽車,並重新打造出了智能電車塔尖產品的全新品類及核心標準。

什麽是「全能aiHypercar」?aiHypercar是以產品技術、用戶價值和行業對標這三個維度來區別。一直以來,Hypercar被公認為是性能和售價都在市場塔尖1%的產品,只有性能在1000匹馬力以上,且動輒超百萬美元售價的車稱為Hypercar。而未來的Hypercar將從傳統機械Hyper和矽基Hyper兩個維度重新定義一標準:全能aiHypercar+。

發布會後,網上對FF 91 2.0充斥不少評論,好壞參半。可能因賈總關係,FF 91 2.0成為國內多個平台當天熱搜之一。筆者暫不推測FF 91 2.0能否成功,但可以肯定是FF管理層對汽車業的頂層思維從傳統的機械與硬件,提升到智能及用戶旅程體驗,這絕對會影響未來汽車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香港電腦商會主席及元宇宙產業聯盟召集人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許健生 前沿科技]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