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施麗珊:輸入勞工四問

發佈於

【明報文章】新冠疫症困擾香江逾3年,在經濟逐步走向復常之際,本港勞工將面對另一大挑戰。因應本地勞動人口大減、勞動力嚴重不足,當局日前公布推行輸入勞工計劃,針對人手尤其缺乏的建造業及運輸業,分別輸入1.2萬及8000人(航空業6300人,公共交通行業1700人),即合共2萬名外地勞工。

若在指定行業針對地輸入勞工,短期應對個別行業人手不足,對勞動市場的衝擊相對較易掌握和可控。豈料當局宣布一併推行優化「補充勞工計劃」。所謂「優化」,實情是全面放寬輸入勞工的規定,當中涵蓋26個屬非技術/低技術工人的職位類別(包括文員、收銀員、送貨員、售貨員、侍應生等),從事有關職位的本地勞工,絕大部分是基層勞工。

政務司長陳國基表示,適度輸入勞工是要「將個餅畫大些」,以免企業停止投資香港,令社會整體一齊受苦。似乎當局政策是為着社會發展的合適選項。究竟企業投資香港,是否只考慮勞工因素?「將個餅畫大些」之後,是否可令本地勞工分多一點餅?

輸入勞工消息一出,坊間即時出現內地勞工查詢來港工作安排,一方面為有機會來港打工掙錢感雀躍;另一邊廂,本地基層勞工卻極度擔心日後生計受影響。良政善治需要詳盡的解說,再好的政策都需要讓公眾明白箇中緣由。山雨欲來風滿樓,面對如同海嘯級的勞動人口變化,基層勞工恐懼自不待言。

究竟輸入非技術勞工是否無可避免?是次「零死角式輸入外勞」的計劃,似乎當局需要就此清晰解說,才能釋除打工仔女(尤其基層勞工)的疑慮。

對於當局優化「補充勞工計劃」,最起碼應向社會解答以下問題。

(1)定期推算人力供求

為何勞動力仍不足?

據當局表示,由於人口老齡化,本港出現結構性的勞動人口縮減。本地勞動人口(不包括外籍家庭傭工),由2018年的368萬,急降至2022年的346萬,大減22萬人,佔總勞動人口近6%;當中約16萬屬低技術勞動人口。根據政府的《2027年人力資源推算報告》,2017年本港非技術工人的實際人力需求為49.6萬,2027年人力需求推算減少1.3萬,至48.3萬人;同期文書支援人員,亦由2017年52.7萬人,減少3.9萬,至2027年的48.7萬人,反映市場對低技術勞工的需求呈下跌趨勢。

當然,若人力供應遠低於需求,仍會出現嚴重短缺。然而當局亦曾推算,於2027年,初中及以下教育程度的人力供應為60.6萬,需求則為68.2萬,欠缺近7.7萬名較低學歷的勞工。2027年仍未到,為何現在當局又竟表示缺少16萬名低技術勞工?除人口老化之外,當局有否分析低技術勞動人口大減的原因為何?何以得出此觀察?

事實上,人口老齡化是多年來的社會發展大趨勢,不是一朝一夕出現的現象,當局定期亦有就本港的人力資源需求、供應作推算,多年來也有推行培訓及就業服務以提升本地勞動力,為何時至今天,仍突然需要10多萬低技術勞工?當局過往多年制定的人口和勞工政策,現時估算究竟有何問題?

(2)26個工種分別欠多少勞工?

除籠統地表示減少了16萬名低技術勞工之外,當局未進一步說明,究竟本港目前及預期未來欠缺多少低技術勞工?是否仍是早年預測的7.7萬名較低學歷勞工?早前公布放寬補充勞工計劃中的26個工種,具體人力需求及人力供應情况為何?

另外,當局有否詳細分析各行業人手不足的原因?除了輸入勞工之外,當局有沒有就其他方案(包括長、中、短期方案)開展可行性研究?

(3)怎確保輸勞機制不被濫用?

當局建議在優化「補充勞工計劃」下,僱主若在本地招聘4個星期後仍找不到本地勞工,便可以不少於當時擔任該職位的本地工人每月工資中位數輸入境外勞工。事實上,縱使以本地職位工資中位數聘用境外勞工,由於普遍不會獲高於中位數的薪酬聘用,長遠而言,仍會令相關職位的工資中位數下調,降低本地工人福祉。

當局決定試行計劃為期兩年,其間不設任何配額限制。環顧全球各地,似乎沒有任何國家/地區推行類似的全方位式輸入勞工計劃。究竟香港當局有否其他國家/地區的類似計劃經驗?當中有何經驗可以讓香港借鏡參考?當局的建議,未有就輸入勞工人數設定配額或上限,當中原因為何?又有何應該注意的地方,避免衝擊本地勞工?當局有否就輸入不同外勞的人數,做過任何分析、測試或評估,以減低對本地勞動市場帶來的影響,包括本地勞工工資水平、工作待遇、晉升機會等?

(4)有否輸勞以外的其他方案?

任何一個政府,理應以保障本地工人利益優先。在勞動力短缺下,往往是提升本地勞工議價能力、改善勞工待遇的好時機。輸入勞工應該屬於解決勞動人口不足的最後和迫不得已的手段。除輸入勞工,當局如何改善本地勞動人口供應,避免以輸入外勞作為處理本地勞動人口不足的長遠對策?近年政府積極推動各行各業善用人工智能和科技,會否有助減少對非技術勞工的需求?其他如促進長者就業、增加托兒服務以釋放勞動力等措施,又有何改善空間?期望政府當局能進一步解說,以釋本地勞工疑慮。

作者是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扶貧委員會委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施麗珊]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