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中國

駐京周記:絕艷湘崑曲 年輕助還魂

發佈於

【明報專訊】「崑曲蘭花艷,湘崑別一枝。幾陣嚴霜後,亭亭發英姿。」這是1981年秋天,開國上將蕭克在觀看郴州湘崑劇團演出後讚譽湘崑的題詩。6月18日,各大傳媒駐京記者在有關方面的安排下,來到湖南省崑劇團(下稱「湘崑劇團」),感受被譽為「百戲之祖」的崑劇的文化魅力。

崑曲原名「崑山腔」,傳承至今已有600餘年歷史,是中國古老的戲曲聲腔、劇種,現被稱為「崑劇」。湘崑是湖南崑曲的簡稱,是湖南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與中國南方的蘇崑、北方的北崑同源。著名劇作家田漢稱讚:「湘崑是山窩裏飛出的金鳳凰」。

湖南省崑劇團,成立於1960年,其前身為郴州專區湘崑劇團,為全國八大崑劇院團之一。本月13日離世的「鬼才」藝術家黃永玉,2004年曾到湘崑劇團觀看了《牡丹亭》後,給湘崑題了「千秋絕艷」四個大字。黃永玉說:「《牡丹亭》又叫《還魂記》,我堅信湘崑一定能借牡丹而還魂,永遠流傳下去。」

建團以來,湘崑劇團發掘整理、創作演出大戲60多出、折子戲200多折,湖南省崑劇團團長羅艷介紹,劇團通過深挖郴州文史,創作了《烏石記》,將郴州本土傳奇人物搬上崑劇舞臺,在多地巡演,大獲業界和觀眾好評,榮獲多個獎項。湘崑在不斷融合新元素,注入新活力途中,煥發了青春。

劇團還曾多次赴台港參加重大演出活動。羅艷表示:「因為我們離港澳很近,到香港也就兩小時高鐵。我們是中南六省中唯一一個崑劇專業團體,希望未來能和港澳有更多的文化交流。」不僅要走進港澳,羅艷同時表示,未來還會根據政府要求,跟世界各國進行文化交流,帶着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推30元惠民票效果不理想

因為戲曲欣賞的高藝術性,儘管劇團每周五推出30元人民幣「惠民演出票」,效果並不理想。羅艷說:「現在50元的電影票,大家都會看,但30元的戲票卻要想一想,可想宣傳還不夠。」但羅艷又稱,相比前些年,觀眾的年齡愈來愈年輕化,有愈來愈多的家長,也選擇帶孩子來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崑曲演員雷麗麗也觀察到「觀眾愈來愈多,還愈來愈年輕」。

對於中國戲劇要不要走市場化的問題,羅艷認為,等經濟提上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藝術欣賞水平提高,跟市場相符、對接之後,整個行業才能愈來愈健康。

駐京記者 王佩凡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