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林少陽:私有化增 突顯港股估值偏低 發佈於 2 年 前 2023 年 7 月 3 日 By 明報 【明報專訊】2023年剛過一半,港股上半年的表現虎頭蛇尾,1月份開局「係威係勢」,一度較去年10月低位反彈逾55%,可是及後卻用了4個月的時間,消化掉約一半之前的升幅。以港股的一貫習性,去年11月初至1月底那麼凌厲的升幅,怎可能不吸引短線客的獲利回吐?因此,今年上半年的表現,雖然令到不少港股的死忠粉絲失望,但實情卻是劇本十年如一日般了無新意,選擇留守港股的投資者,應該學懂利用港股這一特性,靈活走位提升投資回報。 相關文章:林少陽財經專欄 Up Next 港股7月響頭炮 升390點重上19000 內地股匯齊做好 新能源車股踩油飈升 不要錯過 阿根廷央行准境內設人幣儲蓄帳戶 繼續閱讀 贊助商 猜你喜歡 張兆聰:電池儲能等轉強 博創業板突破 周顯:英美是盜賊國家 湯文亮:「二打一」輸多過贏 張兆聰:華夏航空可小注分段買 何民傑:消費稅不利經濟良性循環 劉思明:港股反彈屬技術修復 非趨勢反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