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黃富強:改善精神健康社區支援的3個建議

發佈於

【明報文章】根據醫管局數字,本港公營系統現有逾29萬名精神科病人,大部分病人均在社區接受門診治療及社康服務跟進。可想而知,要改善精神健康的支援服務,其實不止涉及醫療體系的治療護理,社區內專業支援的闊度和深度也同樣重要。

科學實證顯示,要幫助改善精神病症,除了藥物治療,推行不同形式的社區支援和臨牀輔導服務也同樣有效,兩者可謂相輔相成。現時社區中的精神健康服務,已不限於協助復元者出院後的復康跟進工作,還有為潛在患者提供檢測評估、情緒支援以至心理治療等,都是精神健康支援服務的重要一環。

精神健康問題有輕重之分,筆者嘗試就精神健康服務的社區支援系統,探討增加專職崗位及進深培訓的可能,希望有助擴大社區支援容量及深度,以回應社會的迫切關注和需求。

(1)增加社區支援員

照顧穩定復元者

筆者一個月前的文章(〈精神健康支援 需具伙伴意識〉,6月9日《明報》),提出精神健康服務需具社區伙伴意識,透過增加經培訓的「支援工作員」(support workers)角色,加強醫療專業與病患之間的溝通,並在日常生活中給予病者及照顧者支援。

這角色應由誰擔當呢?政府宣布加強支援精神健康需要的10項措施中,提到「探討利用『關愛隊』的地區網絡和服務經驗參與協助支援相關工作的可行性」,措施未具體闡述支援工作內容,但筆者相信,關愛隊角色有別於上述提到的支援工作員。畢竟與復元者及潛在個案溝通,需一定敏感度;接觸情緒不穩的人,亦有別於一般日常的關愛行動或互助工作,遇上突發狀况的機率相對較大。關愛隊成立與義工加入的初衷,跟支援精神病患的原意相距甚遠。

支援工作員需由專職人士擔當,雖然他們並非精神專科人士,惟仍要接受基本精神健康及輔導訓練,並要實習及通過考核,以應對探訪精神病患及照顧者、日常溝通和跟進等工作。

在英國及澳洲的精神科服務系統中,這類專職人士可能是剛畢業的心理學和輔導學畢業生,亦有不同學術背景但具輔導經驗的社會人士。他們均須接受關於精神健康的基本專業培訓,以取得資格認證。

筆者在一年前曾參與本港社福機構培訓一群義務情緒輔導員,於課程中講授介入治療、情緒輔導等基礎知識和基本技巧。完成逾100小時課程的人,有能力應對較穩定的輕度患者及風險人士,擔起支援工作員的實務角色。

可惜現時本港精神健康社區服務系統中,未有相關專職崗位。義工們只能以朋輩角色,在社區中幫助身邊有情緒問題的人。筆者認為,倘能在社區支援系統中設立相關專職崗位,相信可在短時間內加強支援,並減輕精神科醫療系統的負荷。

(2)增加專業進深培訓

心理輔導助輕中度患者

一般復元者在藥物治療下,病情已相對穩定。精神健康問題除了透過藥物治療,亦可透過心理輔導為社區內較穩定的輕至中度病人,提供適切治療。

目前醫管局轄下的精神科醫生有380多人、臨牀心理學家100多人。但在精神健康服務的支援系統中,亦包括其他專業人士如精神科護士、職業治療師、醫務社工等,他們對精神健康及跟進患者有一定知識;惟在心理輔導的認知和技巧上,不少同工仍未接受過系統性的臨牀訓練。

以澳洲的精神科服務系統為例,社工可再進修精神健康專科、接受系統性的訓練、考取認證資格,成為精神健康社會工作者(Accredited Mental Health Social Worker;註)。他們需接受的進深培訓,包括多種介入治療及精神病患處理技巧,例如認知行為治療、行為治療、敘事治療等,並可處理不同類型關於失調、創傷或自殺傾向等輕至中度精神問題個案。這些精神健康社工在澳洲屬專科人員,可私人執業,獨立向病人提供心理治療服務。

澳洲的資歷認證制度並非完全適用香港,在港是否可設立類似「臨牀社工」(clinical social worker)的專業,尚待更多討論。但筆者認為,給予臨牀心理輔導訓練,讓精神科專業人員(包括社工、精神科護士及職業治療師等)接受系統性的進深培訓,不單止跟進社區個案的治療進展,更可提供藥物以外的心理輔導,將有助有需要者得到適時及適切的專業支援。

(3)善用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

評估跟進潛在患者

精神健康跟身體健康一樣,在問題初發時及早識別、及早處理,可緩減惡化或突變危機。問題是如何接觸潛在患者或高風險初發者?他們在未確診病况、仍未進入精神科醫療系統前,又如何尋求協助服務?

政府早前提出研究在地區康健中心推行先導計劃,向有需要市民提供精神健康評估,這方案固然有其優點,讓高風險人士及早得到跟進和支援;而在康健中心接受篩查,亦可減少參與者顧慮被標籤的問題。惟值得留意是,透過量表篩查的做法早已有之,不少社福機構接觸因家庭或個人問題的求助個案時,已有相關評估操作。加上康健中心主要為針對慢性疾病及基層醫療服務而設,若評估後需再轉介予社區機構處理,恐怕令服務流程變得更複雜,延誤治療進程。

除了地區康健中心,目前本港精神健康社區支援的架構系統中,亦有社會福利署轄下的24間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Integrated Community Centre for Mental Wellness, ICCMW)分佈各區。10多年前中心成立的初衷,正是為社區內復元個案及懷疑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以及他們的照顧者,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由危機管理到支援跟進到預防教育,都是中心涵蓋的服務範疇。中心內亦有社工、職業治療師、精神科護士及心理學家提供服務,如在區內推廣評估篩查時,發現有高風險人士或潛在患者需跟進,中心內已具備支援能力和流程,毋須再轉介,可一站式處理。

惟現時ICCMW礙於資源及人手,在實際運作時往往集中處理區內其他機構或專職醫療人員轉介而來的較嚴重個案;但其實中心對區內人士的精神健康狀况評估和推廣,具熟悉度及敏感度,中心亦不時外展探訪和舉辦社區活動。能否在原有架構上增加支援人員,協助中心在區內執行推廣及篩查工作,值得進一步討論。

醫社跨專業協作 增服務承載力

現時社會面對的精神健康問題是複雜的,我們要以更大耐心和細心改善支援系統,並關顧專業同工的承載能力。精神健康支援服務,需醫療專科、心理專業、社區伙伴等跨專業界別協作,在系統內各司其職,一起為病人提供最佳的支援方案。

註:澳洲社會工作者協會(Australian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資料,見www.aasw.asn.au

作者是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院社會工作系講座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黃富強]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