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勞處研微調中暑指引 岑智明倡改觸發門檻

發佈於

【明報專訊】勞工處《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推出兩個月,曾多次在短時間內反覆發出及取消,兩次最短相隔10分鐘。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昨日討論本港職安健狀况,多名議員促政府檢討指引。勞工處副處長馮浩賢回應指,正與天文台商量如何微調,暑假後全面檢討,留意如何可以做得更好,令制度運作更順暢。天文台前台長岑智明(圖)建議勞工處考慮以國際認可的「濕球黑球溫度」作為工作暑熱警告的觸發門檻,警告「彈出彈入」問題可大減。

昨日立法會上多名議員要求檢討建基於暑熱警告的《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民建聯選委界議員陳永光稱,不少僱主及關注職安團體反映,由於各區氣溫有差異,部分指引實際操作較難執行,達不到預防中暑效果。勞工界議員周小松亦指暑熱警告反映不到個別工作地點的熱壓力情况。

馮浩賢回應稱,正與天文台商量如何做一些微調,在暑假後會留意如何做得更好,令制度更順暢,但他強調該指引推行約兩個月,各行業已逐漸理解和適應新指引。

翻查紀錄,政府一周前以書面回覆議員質詢時,仍表示指引推出時間尚短,當局「會小心觀察和收集相關數據,然後適時再作檢討」,勞工處昨日說法明顯有變。前天文台長岑智明昨在本報撰文,指2014年天文台與中大醫學院團隊研發「香港暑熱指數」,是考慮普羅大眾的暑熱影響,並沒針對勞動人士,亦沒評估長時間在戶外工作人士的暑熱風險,質疑工作暑熱警告基於「香港暑熱指數」是否合適。

岑智明又指工作暑熱警告原意是好,但執行相當繁複,警告更曾多次「彈出彈入」,引起混亂。他又指工作暑熱警告與酷熱天氣警告並行,亦可能出現不協調。岑建議勞工處考慮以「濕球黑球溫度」(WBGT)作為工作暑熱警告的觸發門檻,WBGT以1小時平均值作為參考,相信「彈出彈入」問題會大減。

WBGT是天文台於2008年為奧運馬術比賽而自主研發的暑熱壓力測量系統,亦可提醒戶外活動的市民炎熱天氣下的中暑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