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蔡秀青:非物質文化遺產 是歷史留給我們的情書

發佈於

【明報文章】非物質文化遺產(非遺)是歷史留給我們的情書。而閱讀這情書的過程中,我不斷敲問自己——為什麼非遺那麼重要?這些一代與一代之間的連繫為何那麼重要?

這是歷史對我們有何意義的問題。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所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為各社區、群體、個人視之為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達、社會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香港的非遺包括︰21項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34項表演藝術;292項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6項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與實踐,以及127項傳統手工藝。以上480項非遺,都是香港歷史源流的一部分。

正如Hannah Arendt《過去與未來之間》一書提及,過去是一個沒有遺囑的遺產——禮物已送給我們,如何看待非遺,仍是每一代人的抉擇。而身為「下一代」的同時,我亦是「上一代」,為什麼我們需要珍視和保留這些非遺?

貫穿生活及人的聯繫

最近,我嘗試從非遺展館介紹及從事非遺工作的工匠身上學習。從不同訪談中,他們表示是在做一些他們重視的工藝(當然亦會有一部分是為了「搵啖食」),甚或對部分人來說,非遺工藝就是他們生活一部分、個人一部分,及家庭傳承。從雀牌製作技藝、雨傘製作技藝,到白鐵器具製作技藝、點心和蒸籠製作技藝等,都是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貫穿日常生活、人與人及人與物之間的連繫。

又如《保育不在山旮旯》書中一文提及,如何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生活,可能是我們保存這些非遺的進程。當非遺的核心價值不變時,迎合現在和未來,我們須思考的是「怎樣變動」以整合過往非遺的記憶於當下,保護、研究、教育和推廣本地非遺項目,達至適用於一個時代的傳承。當中筆者特別感慨的是,當追惜過往而忽略現在,會否加速現時本土文化消失?這實在值得反思。

現時,本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設立了「日常.非常」及「循聲覓道展覽系列一:香港節慶與民間工藝」展覽,尋覓日常生活中的香港獨特文化。另外,政府於2018年推行3億元的「非遺資助計劃」以支持傳承及教育工作,提升公眾對非遺的重視。但是,確實的非遺保育仍須更清晰的文化政策配套、主動在市區重建中安置具非遺技藝的小店等。

傳承非遺 是每一個人的選擇

作為「下一代」會怎樣看待非遺,這留待我們每個人作答和詮釋。與此同時,我在思考:若我有一些珍視的價值、非物質文化遺產、人文遺產,除了分享,我會有什麼寄託和盼望嗎?

我覺得那個盼望是——希望下一代亦會分享這些珍貴、稀有的文化遺產給下下一代。

那麼如果他們不珍惜,怎麼辦呀?非遺的傳承從來都不容易。在現代化、「高質量發展」及資訊科技的漩渦中,這些不同形狀的禮俗、手藝、節慶和信仰,未必一定逃得過時代的洗禮,師傅亦難以找到徒弟接班,但不減的是傳統工藝在當代的重要性。

非遺的傳承看似是每一代的選擇,惟更是每一個人的選擇——透過口述歷史、承傳工藝、心授實際法則,讓仍然珍視傳統表演藝術及傳統工藝技術的文化串連過往至未來,修補歷史與未來之間的空隙,以令非遺得以傳承。因為,那是一代與一代人之間的聯繫所在,及民間意義的情感寄託,讓我們發掘到非遺當中更核心的是,我們曾經身為怎樣的人。

作者是倫敦大學學院公共政策理碩士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蔡秀青]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