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林緻茵:「狀元文化」的社會想像

發佈於

【明報文章】每年中學文憑試放榜當日,「狀元」總是被媒體捕捉、追捧的對象。每年「狀元新聞」的焦點都略有不同,今年的重點是文憑試「只有」4名狀元,比去年少了7人,是文憑試開考以來最少狀元的一屆。被問到狀元人數少了是否與移民有關,考評局指人數少了只因個別學生差了一些「運氣」,不相信高材生均已離港。狀元固然得到大眾的艷羨目光;被稱為「狀元搖籃」的學校,也吸引很多人爭相入讀,可見學校也需要狀元。種種現象,足見公開試是教育制度的主流價值。

在同一天裏,媒體又出現了一套完全不同的論述:「其實行行出狀元」、「升讀大學以外,有很多選擇」。官員也勉勵莘莘學子:「成績非學生唯一KPI(關鍵績效指標)」、「條條大路通羅馬」。放榜前後,青年團體會提供熱線,支援有情緒需要的學生;被媒體引述的心理學家,總會教導家長如何開解子女,讓他們知道成績不代表全部。

這就顯得很矛盾了——既然「行行出狀元」,那為何文憑試之前,學生年復一年、從所有社交圈子接收的信息,都是要有好成績,才有好出路?為何不擅長應試的學生,要先被公開試制度否定,再重新尋找其他更適合自己的出路?對於難以適應「應試教育」的學生,為何「選擇」會來得這麼遲?

公開試有何社會功能?

現代的公開試,是在推動普及教育和專業資格標準化的背景下形成。這種評核方式有其合理性:相比古代的考試制度(即科舉制),現代的公開試是一套相對公平、公正、公開的制度。評分標準和考試流程都是公開的,考生在同等條件下參與考試,減少了人為偏見對結果的影響。

這種標準化的評核,具有各種社會功能:它是一種「篩選」機制,讓政府和企業等透過一些客觀標準,挑選最合適的人才。換個角度說,公開試成績也是一種認證,讓學生得到進入某些機構的「資格」(qualification)。公開試亦是一種社會控制(social control)機制:學生學習的範圍、內容和考試評核準則等,對於學生的價值觀有模塑作用。任何有考試經驗的人都知道,比起不需透過考試評核的科目,我們總會把更多的專注力放在「考試範圍」內。

「狀元文化」令學生對成績有無止境追求

觀乎公開試在教育制度中、在社會上被廣泛認受的程度,以公開試為主流價值的教育制度不可能一下子改變,我們也不必全盤否定其社會功能。問題在於,圍繞着這套考試制度而形成的論述與行為,是否正引導學生對「好成績」要有無止境的追求?社會是否仍有意無意地矮化公開試成績以外的「標準」?

在今天的香港,考試雖不是向上流動的「唯一」途徑,但仍然有很多人把它「視之」為唯一途徑,即所謂的「一試定生死」。放榜之後,總有考生嘆自己「失手」,惟其實他們的成績一點都不差,只不過能夠獲得蜂擁鎂光燈的狀元,並不是他們而已。

所謂的「狀元文化」,對於「功名」亦有一種膜拜——就算成績已經很好(但就是不夠好)的學生,面對公開試制度時,也會產生挫敗感。筆者絕非要否定「狀元」的努力和能力,而是要指出「狀元文化」下,學生對更高分數有無止境的追求;而這種追求,往往跟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的目標背道而馳。

「選擇」是否來得太遲?

公開試成績之所以重要,因為它是大學的入場券。近幾年,隨着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變得更多元化,我們開始把目光投放到職專教育。職專教育已經談了很多年,社會對它的認識和接受程度,近年雖已明顯改善,惟很多人仍然認為職專教育不是最好的選擇。當局已承諾會推出先導職專文憑,亦會加強宣傳職專教育,但靠「宣傳」是不夠的。

每年都有一些大學科目被形容為「水泡科」(即較保險或收生門檻較低的科目)。對着成績未如理想的學生,總會有人教學生策略性地選擇「水泡科」,即使這個選項對某些學生而言,未必是最好的出路。這也很容易令學生產生一種錯覺——「因為你是失敗者,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大學以外的出路」。

或許,在公開試之後才有人「教路」,已經太遲。在中學教育的過程中,學生是否有空間了解和選擇其他路徑?假如資助學校可以有更多空間辦文憑試以外的課程,我們的教育制度或能夠變得更多元化。在中六之前,大部分主流學校學生的選擇都有限;就算是成績不佳的,都勉強要完成文憑試課程,最終無可避免要面對考試的挫敗。

對於何謂「教育」,有位前輩一語中的:「學習是人的天性,教育卻不是;教育是人類為人類而設的學習系統。教育因此帶有時代的背景與烙印。也就是說:教育制度是可以過時的!」

教育塑造的社會想像 是否已過時?

在香港,很多人都憧憬這樣的人生:於文憑試拿到好成績,考入大學「神科」,成為專業人士,人生一帆風順。社會對於「狀元」的追捧,背後也包含了這種想像。這種想法也不是錯誤的,拿着「王道CV(履歷)」的人,很多都平步青雲。然而,在今天的社會,這種「從此一帆風順」的盼望,已逐漸變得可望而不可即。我們的教育制度是一種「階梯式」結構,惟社會的結構和運作模式卻不是這樣。

學歷與職業要求不相配(study-work mismatch)、工作零散化、工作的不穩定性增加、科技的躍進式發展等,已成常態。筆者身邊有青年人選擇做「斜槓族」(slasher),卻被長輩狠批「打散工,不務正業」。青年人回應說:就算「正正經經」找份全職工作,甚至投身大企業,人生也不見得從此會變得穩定。如果願意仔細了解青年人的選擇,就會發現他們並非如其他人想像中般草率。他們也有自己的計劃,例如透過建立不同的收入支柱(pillars),靈活地分散風險。

在新常態下,我們要繼續塑造「取得好成績,從此一帆風順」的希望,還是要學生變得有自主性和適應性,讓他們能夠無愧於心地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道路?「升讀大學以外,有很多選擇」——這句說話並沒有錯。但在應屆考生的眼中,它要由一句安慰的說話,變成一個令人信服的話語,整個社會都需要重新思考:在「狀元文化」下,我們有多鼓勵多元發展。

作者是公共政策顧問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林緻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