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李立峯:香港市民的網絡新聞參與

發佈於

【明報文章】過去十數年間,社交媒體不單成為了很多市民接觸新聞內容的渠道,它也成為市民跟別人分享新聞信息、發表對時事的意見及討論的平台。學者有時會用「新聞參與」這個概念,去概括人們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和討論新聞的行為。「新聞參與」代表的是人們與新聞信息之間的關係:人們是否只是被動的資訊接收者?抑或對新聞資訊的流通和社會對新聞內容的詮釋,有積極的參與?所以,新聞參與也被視為是公民參與的一種模式。

新聞參與度 跟社會政治環境相關

新聞參與的程度,跟政治環境和社會氣氛息息相關。當社會上有重大的事件或爭議發生,人們分享和討論新聞的意欲,一般而言會有所提升;但這也部分地建基於個人言論自由是否得到保障,以及社會撕裂的程度是否嚴重。

英國路透新聞研究所每年一度的全球網絡新聞使用調查,一向都有追蹤各地網絡新聞使用者的新聞參與程度。若集中看香港的情况,於2017年2月所做的調查中,17.9%受訪者指自己會在社交媒體上對新聞內容發表評論,30.1%會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新聞內容,29.2%會在手機通訊程式上分享新聞內容,另外有13.6%會在社交媒體上討論新聞。

於2020年2月,正值反修例運動後期所做的調查中,在社交媒體上評論新聞的比例上升至21.7%,在社交媒體及手機通訊程式上分享新聞的比例上升至31.2%和38.1%,在社交媒體上討論新聞時事的比例亦上升至19.8%。

但隨着反修例運動結束,以及《港區國安法》訂立,無論是因為社會氣氛冷卻下來也好,因為對社會發展的失望也好,因為政治和法律環境變化帶來的言論風險也好,香港市民在網絡上的新聞參與都明顯下降:於2021年及2023年的調查中,在社交媒體上評論新聞的比例下降至15.8%和16.5%,在社交媒體分享新聞的比例下降至21.9%和19.7%,在手機通訊程式上分享新聞的比例下降至26.6%和25.8%,在社交媒體上討論新聞時事的比例則下跌至13.5%和15.7%。

網絡新聞參與的正負面體驗

在個人層面,網絡上的新聞參與可以帶來正面或負面體驗。正面的體驗,可以是跟志同道合的朋友「圍爐取暖」,可以是跟意見不同的人有認真和有意義的交流;負面的體驗則可以是進入兩極化的指罵之中。2023年的路透新聞研究所調查,加入了3條新問題,其中一條就問到,被訪者在網絡上的新聞參與經驗屬正面抑或負面。結果在排除了回答「不知道」或不會在網絡上看到新聞的人之後,12.2%被訪者指自己的經驗負面或非常負面,52.6%指自己的經驗既非正面亦非負面,27.9%指自己的經驗屬正面或非常正面。整體上,網絡新聞參與的經驗屬正面的居多。其中一個可能原因,是網絡傳播早非新鮮事物,人們大概懂得如何迴避一些負面狀况。

可以預期的是,新聞參與經驗正面的人,其新聞參與程度也會高一些。事實亦的確如此。若把前述的4種網絡新聞參與方式加起來,成為一個0至4分的量表,在網絡新聞參與經驗正面的被訪者之中,有兩分或以上的佔28.6%;在網絡新聞參與經驗負面的被訪者之中,有兩分或以上的只佔18.5%。

更有趣的是,網絡新聞參與程度及新聞參與的經驗,也跟人們的「小心程度」有關係。路透新聞研究所的調查新加的另外兩條問題,就問到被訪者在線上和線下跟別人討論政治時,會否小心謹慎。結果顯示,撇除「不知道」及根本不會討論政治的人之後,18.9%指自己在網上討論政治時會很小心,56.9%指自己會「有點小心」,20.1%指自己「不會很小心」,4.1%指自己完全不會小心。前兩個數字加起來達75.8%。

如果是在互聯網以外討論政治,則有18.7%指自己會很小心,54.7%指自己會「有點小心」,22.5%指自己「不會很小心」,4.1%指自己完全不會小心。前兩個數字加起來是73.4%。人們在線下討論政治時的小心程度,比在線上討論時低一點點,但兩者差異不大。

需「小心謹慎」不會令人不討論新聞

路透新聞研究所研究團隊做了一些跨國家/地區的比較分析,發現愈多在網上討論政治時會小心謹慎的國家/地區,民眾的網絡新聞參與度會較高。亦即是說,需要小心謹慎,不會令人們不參與新聞討論;相反,若社會政治氣氛熾熱,人們會多參與新聞和政治的討論,惟同時也可能會在參與時小心一點。

回到香港。若在個人層次上分析,在網上討論政治時會很小心或有點小心的人之中,26.1%在新聞參與的量表上有兩分或以上;在網上討論政治時不會很小心的人之中,23.5%在新聞參與的量表上有兩分或以上。兩組被訪者差別不大,但在數字上,網上討論政治時的小心程度,跟新聞參與程度呈正相關。同時,在網上討論政治時會小心謹慎的人之中,39.6%表示自己的網上新聞參與經驗屬正面;在網上討論政治時不會很小心的人當中,只有22.2%表示自己的網上新聞參與經驗屬正面。

這些統計結果似乎說明,小心謹慎是有點正面作用的,這也符合某種華人社會的傳統智慧。不過也要指出,調查問卷其實沒有表明「小心謹慎」指的是什麼。以一般常識理解,被訪者可能想到的是,自己會否在特定情况下不直接表達個人立場,會否在表達意見時控制自己的語氣和用詞,又或者在引用和分享資訊時會否留意資訊的真偽等。

如果「小心參與」指的主要是不傳播假消息、不要輕易被標題黨誤導等,那麼小心謹慎自然是好事,小心謹慎和參與經驗的正相關也很容易理解。但如果「小心參與」涉及的是要避免直接表達意見,甚至自我審查,那麼「需要小心」這點本身,就可以被視為一個問題,即是社會氣氛是否令人不能暢所欲言,「需要小心」才能夠參與社會討論。

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李立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