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盧啟律:討論控煙應實證為本 勿立場先行

發佈於

【明報文章】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跟社會大眾一樣,希望能找到有效的政策,對症下藥協助吸煙者戒煙,以及預防非吸煙者成為吸煙者。所以,我們認為政府今次的控煙策略諮詢文件,是個很好的開始,但大前提是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實事求是地了解問題本質。

一直以來,控煙政策都忽略了最關鍵的持份者——吸煙人士。先前醫衛局長盧寵茂醫生建議市民對吸煙者怒目而視,令人擔心這次諮詢最終又一次淪為批鬥吸煙者的政治表演,由本身已充滿偏見的所謂專家,提出不切實際的政策主張。

執著傳統措施 予人食古不化之感

諮詢文件提出14個措施,但大多老調重彈,而且當中見不到有一個連貫思維,只是將零碎散亂的現行政策,「東一忽西一忽」地小修小補。目前香港的吸煙人口只有9.5%,比例已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甚至在已發展地區當中,本港吸煙人口比例亦屬低水平。香港要再進一步降低吸煙率,控煙政策就不能僅依賴世衛等國際組織的建議。畢竟,世衛的建議並沒有針對性,對某些吸煙率仍相對高的國家或許有明顯效用,但對於像香港這類吸煙人口比例低的地區,仍執著於傳統措施則難免顯得食古不化了。

公認為「控煙先驅」的新西蘭,目前吸煙率為8%,並有望在2025年前達成無煙目標。香港跟新西蘭的最大分別,在於當地政府有一個很清晰、人性化的控煙邏輯論述。比如新西蘭對新型煙草產品的態度是先規管及推動,再配合逐步收緊傳統香煙管制,目的是鼓勵成年煙民使用新型煙草產品替代傳統香煙;甚至乎新西蘭的「世代禁煙」,亦只是禁賣傳統煙而不禁新型煙草產品。

反觀香港,上屆政府武斷地否定了以新型煙草產品作為減害替代的可能。客觀現實是,香港若不加入「煙草減害」策略,不但難以達成控煙目標,而且也錯失在邁向無煙世代的過程中,因為「煙草減害」而挽回的人命。

又比如新西蘭政府在2010至2020年間推行加煙稅措施,惟證據顯示煙稅到達一定飽和點後,再瘋狂增加煙草稅率亦無法降低吸煙率,反會催旺非法私煙,變相懲罰煙民,於是當地政府亦停止了增加煙稅。

寓禁於徵成效如何

欠缺客觀科學討論

香港作為吸煙率較低的經濟體,餘下的煙民很可能大多是價格需求彈性較低的死硬派,在香港這個飽和點已經過了,意思是即使幾十年前加稅能有效降低吸煙率,現在加稅已經無效。可惜是,本港控煙政策仍流於寓禁於徵;惟是否有成效、有否帶來其他社會成本等問題,卻一直沒有客觀、科學討論。近年市場上出現大量異常廉價的「白牌煙」,它們甚至透過網絡社交平台發布推廣廣告,但控煙酒辦、相關部門對於這些非法活動,卻束手無策。假如控煙政策的諮詢是面對現實,為什麼又沒有針對討論非法私煙問題?廉價的黑市香煙不僅價格偏低,品質也難以確保,對吸煙者的健康威脅更大,這些都是常識吧?

主張不斷加煙稅的背後,原來就只為達到「世衛建議75%煙稅佔比」。但世衛這項建議其實是有附帶條件及要求,就是政府必須與鄰近經濟體在煙稅政策上有所協調,以處理因加稅而拉闊兩地間煙草價格差距的問題,即跨地域的非法走私香煙問題。

冀吸煙者聲音能夠被聽到

每個曾經戒煙的人都知,要改變一個習慣,需要巨大努力;要改變整個社會的集體行為,困難程度可想而知。不論是個人抑或社會,成功改變習慣,必須由每個人的內心出發;假如是因為社會壓力而改變,往往會激發出反抗心理。諮詢文件提到要增加各種懲罰,但現實中,政府有足夠人手執法嗎?執法時又會否引來不必要的衝突?

近日,有公共衛生學者甚至瘋狂到提出將煙草產品列為毒品。請容許我大膽講句,本港控煙政策倡議一直由一群帶有歧視目光的反煙人士主導,提出各種歧視性的「離地主張」,結果不僅破壞社會和諧,更可能令一些原本希望戒煙的人,因感受到被迫害而產生反抗感。

所以,我們卑微的願望是,今後的控煙政策討論應緊守實證為本原則,不再是以立場先行,這樣才能夠真正令吸煙者與非煙民都心悅誠服;而且,我們更希望吸煙者的聲音都能被聽到。每個吸煙的人都有自己原因,只有了解這些背後原因,我們才有可能從根本着手,一同邁向真正的煙草終局。

作者是長遠煙草政策關注組召集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盧啟律]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