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陳帆川:「黃金14天」裏 《華郵》如何留住訂戶

發佈於

【明報文章】一度被視為媒體數碼轉型成功案例的《華盛頓郵報》,去年由盈轉虧,今年宣布裁員。老闆兼亞馬遜創辦人貝索斯(Jeff Bezos)否認賣盤傳聞,但坊間對該報前景並不樂觀。他們有何方法力挽狂瀾?

訂閱制是媒體賺錢命脈,媒體除了設法吸引讀者付費入會,更着重留住現有客戶,令他們長期續訂,因為留住舊客的成本遠低於吸引新客的成本。

從產品角度出發,用戶由到訪、至訂閱、至續訂或退訂,是一個生命周期。負責該範疇的《華郵》主管Anjali Iyer撰文闡述其團隊的留客策略,表示新訂戶在剛付費後的14天至為關鍵,其間的產品體驗直接影響他們在一年後會否續訂。如果他們付費後閱讀率低,便很可能一去不返。

自動化迎新策略 營造社群感覺

她舉出具體數字,指到訪該網15次或以上的訂戶,比起到訪少於4次的訂戶,留存率高出10個百分點,即是更有可能持續使用下去。為鼓勵用戶更頻繁到訪,他們推出自動化的迎新策略,藉着由數據推斷出的用戶習慣,以及用戶自己填寫的興趣,去為用戶發送迎合其口味的郵件,引導他們更頻繁點進網站或打開手機程式。

該報的會員迎新電郵集中介紹該報理念和產品功能,希望跟新用戶建立關係,營造社群感覺。雖然這方法聽來無甚特別,但據他們實驗結果,有收到電郵的用戶,無論在訪問量、瀏覽日數、文章點擊率和用戶留存率,都顯著高過沒收到電郵的用戶。她認為這顯示迎新策略能有效提升用戶生命周期總價值,即是每名用戶為該報帶來更大收入。

新聞媒體營運 似再現鐘擺效應

這些「數據為王」的產品策略,聽上去頭頭是道,中小媒體爭相仿效;但有趣的是,學者開始懷疑科技巨企拯救媒體的能力。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Eli Noam說,貝索斯可能已經發現科技不能解決媒體的結構性問題,這一代的科技億萬富翁可能已對媒體興趣下降,他們力挽狂瀾的能力也愈來愈受到懷疑。

美國布萊爾電視和流行文化中心(Bleier Center for Television and Popular Culture)創始人Robert J. Thompson分析指,以亞馬遜或Google的營運方法去營運媒體,可能行不通,「科技是科學,媒體在處理內容時,其實是演藝界別(show business),而演藝界別其實不按可預測的方式出牌」。

以前我們一直認為新聞是文科,後來很多人認為將它當成理科才有出路,如今似乎又出現鐘擺效應。

作者是新聞工作者、文化評論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陳帆川]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