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鄭泳舜:設專責小組 應對冧石屎意外

發佈於

【明報文章】近期舊樓石屎墜下意外頻生,儼如都市炸彈,對道路上途人、駕駛者或居民,都可能構成安全威脅。自7月初旺角道舊樓墜簷篷後,接二連三繼續於油尖旺、葵涌、東區等地發生。在深水埗一個劏房,更懷疑有由露台改建的單位,天花墜落石屎弄傷租客。這些顯然都是樓宇日久失修,業主因不同理由沒有按法定要求,及時遵辦驗樓通知及維修令所導致。

當局已表明加強執管,但要讓市民有信心,筆者已向發展局提出建議,必須做好個案跟進,有效支援業主盡快完成遵辦驗樓及相關維修工程,也同樣重要。我們建議當局成立專責小組,聯繫民政事務總署、市建局等,把個案分類後有序跟進;面對有困難及有中高安全風險的大廈,屋宇署更應盡早入場代辦工程。

跨部門小組支援業主

筆者於7月14日主動約見了發展局長甯漢豪及屋宇署長余寶美,同場還有民建聯其他立法會議員。我們建議當局參考2010年土瓜灣舊樓倒塌後的做法,政府當時都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巡查相近目標舊樓。我們建議今次當局在3至6個月內,針對4800幢未遵辦驗樓通知的大廈,至少巡查一次,並按樓宇安全高中低程度分類,做好檔案紀錄;若樓宇內有危險構築物,建議屋宇署盡快入場代辦驗樓及修葺工程。其後,屋宇署指已鎖定1000幢大廈,因業主沒有能力或拖延太久,署方將進場代辦工程。

其二,是持續監察這4800幢大廈的情况,發出信函催促及作個案追蹤與支援。當局在7月19日發出的新聞稿,已交代將對逾期遵辦驗樓通知的3800幢大廈的業主等,發出信函要求一個月內交代遵辦情况;倘沒有合理解釋或進度欠佳,將發出警告信並作後續跟進。

其三,我們要求當局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由發展局統籌,聯合屋宇署、民政事務總署及市建局等,整理個案紀錄及分析,並逐一立案,以跟進未完成遵辦的個案。前提是支援業主遵辦驗樓與修葺工作,若涉及「三無大廈」(沒有業主立案法團、居民組織、管理公司)或法團運作有問題者,由民政處支援,協助法團開會或蒐集業主意見,推動遵辦工作;如涉及樓宇安全技術問題,屋宇署提出專業意見;如涉及尋找顧問、標書合約、已參與「樓宇更新大行動2.0」(OBB 2.0)計劃或有財政困難,市建局則可以按情况給予支援。相關部門與市建局可緊密聯繫,定期更新個案情况,由發展局或屋宇署適時對外交代。

其四,建議屋宇署經巡查後,考慮主動對延遲遵辦驗樓的大廈,屬法團運作有困難、樓宇結構有中高程度風險的,多些主動入場代辦驗樓及修葺工程,其後向業主收回費用。

全港共有8000幢樓齡逾50年的住宅及綜合用途大廈。論樓齡最老的大廈,多集中在油尖旺、九龍城、灣仔、中西區及深水埗。按當局數據顯示,屋宇署已向7000多幢大廈發出驗樓通知,約六成即4000多幢仍未遵辦命令。當局現在加強執管的,是餘下已逾期未遵辦的2700幢樓宇;但對參與了OBB 2.0計劃的大廈,甚至是屋宇署在計劃下主動入場的工程,筆者認為都必須監察及督促盡快完成。

筆者今年4月在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會議上,透過書面質詢,取得全港18區高齡樓宇分佈資料,及OBB 2.0資助計劃下的個案維修進度。可能與疫情有關,就算是屋宇署入場,即第二類別樓宇完成修葺的進度,完成率都不理想,像油尖旺區,屋宇署選定了356幢大廈,由該署進場代辦驗樓通知,但截至去年底,只有40宗完成修葺,僅佔一成多;對自願入場的第一類別樓宇,完成率平均只有約一成。按OBB 2.0計劃,由2018年推出,加快完成修葺工作,無論屋宇署與業主法團都要加一把勁。

急民所急 轉危為機

以7月初寶安大廈簷篷石屎及批盪下墜街道的個案為例,業主2014年收到驗樓通知,2018年10月申請OBB 2.0資助,但也拖足9年,至今年3月才完成驗樓;在正計劃尋找承辦商之際,已兩度發生冧石屎意外。這亦說明舊樓區冧石屎,可歸納為數個原因——

其一,屋宇署本身對未遵辦個案執管不力,這是2020年審計報告都有提及。業主不感到樓宇安全有問題,故採取拖字訣。另一個原因是有不少「三無大廈」或法團不活躍的樓宇,業主年紀老邁,沒有能力組織業主遵辦命令,這是筆者經歷最多的案例。其三,參與了OBB 2.0資助計劃,以為算是展開遵辦程序,但因疫情關係而拖延,其後沒有外來誘因或壓力加快遵辦工作。

筆者極度希望今次可轉危為機,巡查驗樓的同時,整合多方力量,從更好支援業主角度出發,做好篩查、檔案整理及記錄,並加快樓宇業主遵辦驗樓維修,這才是急市民所急的做法。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鄭泳舜]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