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羅健熙:香港未來要自強,還是繼續問中央攞着數?

發佈於

【明報文章】特首10月將發表施政報告,並於近日展開公眾諮詢,分別約見建制派不同板塊聆聽意見。民主黨每年都有就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撰寫建議書,從沒停止;即使近年的施政報告建議都總像石沉大海,政府亦婉拒會晤討論施政報告,我們還是會做好在香港立根、以香港市民福祉為首要關注的政黨的角色,繼續盡力提出我們確信對港有益之建議。

社會近日很多關於「軟對抗」的討論,但實際上什麼是「軟對抗」卻是言人人殊。政府擔心或警惕他們眼中的「軟對抗」,對我而言是完全可預期的事;但若官員打算以此作為某種法例或政策執行,就有責任釐清他們認為需處理、不容許的具體是指向什麼行為,以免市民誤墮法網而不自知。

對於政府行為,特別是他們認為是違法、要打擊的行為,我一直認為當局應清楚說出,而非以籠統說法一言以概之,否則市民對政府的疑慮只會加深。月前的取消器官捐贈登記和濫用2元乘車優惠是很典型的例子,我深信若政府一開始便明確指出他們針對的是哪種行為(例如重複冒充他人取消登記、未夠60歲而使用2元優惠的人),社會反響一定較小。

香港角色轉變難免

港府施政需要思考

回說施政報告。民主黨就不同政策的具體建議會在稍後時間整理公布,現在希望先說說我近年看到香港的處境。

不少市民感到香港的陌生,除了是政治氣氛或法例上的種種不同,也因為感覺從前香港那種百折不撓精神、狹縫中生存的能力、白手興家自力更生的氣魄也在不停退化。這種情况非近年才發生,但積累出來的影響卻十分深遠。

內地經濟過去數十年極速增長,香港過去扮演內地經濟窗口角色,現在外資可能更多直接進入內地投資而未必需透過香港這門戶,香港的角色轉變是無可避免,而這亦是港府施政時需規劃、思考的部分。可惜的是,我和很多市民看到的就只是一再對中央政府的倚賴,難聽點說恍似是「攤大手板」問中央政府攞着數。這個是我認識一些即使對政治不太熱中的市民常有的共同不滿。

配合中央政府規劃是一件事,倚賴中央對港的政策支援是另一件事。港府給市民的印象,很多時就是事無大小好像都會向北看。我知道內地經濟總量十分巨大,香港不可能不與內地城市有連繫合作;惟合作之餘,香港與內地城市亦有巨大的競爭關係。政府有告訴香港市民怎樣在配合大灣區發展的同時,維持甚至擴大香港的既有優勢嗎?在配合大灣區發展的同時,又如何鞏固和善用香港本身優勢去跟其他城市議價,令香港市民可得到更大益處?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不等於棄自身特點

我看到官員和建制派人物都常說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但融入也不是要放棄自身特點和條件。香港作為一個大熔爐,百年來吸引大量不同文化、種族、背景的五湖四海人士來港,他們融入香港生活但亦保留自身獨特性,而這也造就香港成為國際大都會的特點。香港本來就擁抱差異、不怕差異,一國兩制不也是處理這個差異的獨特安排?

早前上映的電影《尚未完場》講述娛樂大亨歐德禮的故事。他是俄裔猶太人,於埃及開羅出生,在上海受教育,一戰後到港定居,二戰期間參與香港保衛戰,戰後繼續在港開展娛樂事業,為市民引入大量國際級音樂文化表演。歐德禮不是獨例,我們迎接了千千萬萬人到來,他們帶着自己的文化、知識、經驗、人脈、資金為港出力。這就是很實在的、香港的「融合」經驗。

社會發展關鍵在於「人」

香港社會的特質就是開放多元、資訊流通,市民創意澎湃、靈活變通;與內地城市的最大差異是這裏屬唯一奉行普通法的地區,及以可自由兌換的港元作為流通貨幣。香港應善用和加強這些特點,以此作為激烈區域競爭中的立腳點。

社會發展的關鍵也在於「人」。香港市民從來都習慣暢所欲言,對社會大小事、富商政客調侃諷刺,對政府政策同意、不同意、好感、反感都可直接提出而沒有太多擔心,他們在生活各層面的個人選擇也受到保障和尊重。就是在這些環境下的人一直為港奮鬥努力。要留住「人」,就要看看這環境現時是怎樣的狀態,對症下藥(或減藥)。

最後,我相信特首會在施政報告續說如何讓市民有「獲得感」、「幸福感」;惟現實是很多市民對施政報告,或更廣義地說的政治活動、社會政策十分無感。令市民覺得他們有能力、有機會改變施政,增加他們對政策的影響力而不是一味強調行政主導,才是對抗無力感的最有效措施。順帶一提,「獲得感」、「幸福感」這類詞語在香港語境中也很怪異。官員直接用內地用語而沒有本地化的過程或調整,也會造成與市民的溝通隔膜。

作者是民主黨主席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羅健熙]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