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四成吉檔客不返 廟街燈火闌珊 商會嘆無出路「爭在滅唔滅亡」 質疑法例嚴夜市難搞

發佈於

【明報專訊】香港曾是「不夜城」,一場新冠疫情洗禮令它變得暗淡無光、夜市褪色,反觀深圳、台灣早已推出政策發展「夜經濟」,港府近日終提倡「搞活搞旺」夜市提振經濟。有過百年歷史的廟街,復常後人流生意未回復,廟街商會主席陸興發向本報稱,目前僅約六成檔販營業,嘆廟街「無出路,爭在滅唔滅亡」,長遠需吸引更多外國遊客來港才可振興廟街;又認為辦夜市宜在人流集中地,但香港在噪音管制和食品相關等法例嚴謹,質疑未必成功。有立法會議員指香港有廟街夜市,應「做番好個招牌」,不能仍是「食吓魚蛋、篤吓燒賣」,需藉夜市展示城市價值及年輕人活力。

明報記者 李浮南、區慧盈

遊客兩手空空 檔販提早收檔

油麻地廟街有數百攤檔,售賣服裝、手工藝品及玉器等,亦有不少食店,售賣海鮮、煲仔飯及麵食等;據旅發局官網描述,「每天傍晚6:00以後,廟街夜市就開始活起來了。數百個攤位點上了燈,把整條街照得通明」。

不過,本報記者8月11日(周五)晚9時許到訪廟街,發現人流稀少,兩旁地舖有逾10個「吉舖」;另外,不少攤販無營業,部分更出現逾10個「吉位」,攤販生意亦一般,遊客大多「兩手空空離場」,部分攤販更提早「收檔」,晚上9時便有工人拆卸攤檔支架。反而大牌檔光顧者眾,不少為外國人。

商會主席稱檔販「冇咗鬥志」

認貨品不吸引「邊有人買」

陸興發隨記者觀察廟街市况,他指檔販數目未完全恢復,現僅約六成重新擺檔,形容檔販「冇咗鬥志」,沒遊客便沒心機經營。對於有檔販周五亦選擇休息,他說「都冇乜所謂家吓,(反正顧客)行多過買嘢」,指內地客以「打卡」為主,較少購物,亦直言貨品無吸引力,「邊有人買」,部分檔口看上去的確「唔精神」。

他提到現時法例要求晚上11時收檔,但疫情前如午夜仍有客,甚至會營業到凌晨1時。他指廟街主要做遊客生意,但目前內地客主要是探親團和自由行而非旅行團,未能帶動生意,而實際上廟街對象以外國人為主,故仍要視乎外國團的復蘇情况。被問到香港可否參考台灣或內地舉辦類似夜市,他認為本港法例嚴謹,無牌小販全部禁止,質疑能否成事,又認為如將夜市「編到冇雷公咁遠」亦無用;他以美食車為例,最後仍是失敗,「你得就當然好,但我覺得做唔到」。

日生意額最低三四百元

檔販:八成客內地 不買內地貨

在廟街擺賣近40年的輝哥說,20多年前廟街消夜時段「食到(凌晨)4、5點」,「商戶個個都好開心」,形容廟街疫後一落千丈,現時八成到訪者為內地客,但事實上廟街大多貨品來自內地,「(他們)唔會買番上去」,要復蘇便要靠星馬泰、美加等外國客。他透露現時每日生意僅及疫前三分之一,最低僅300至400元,未夠支付成本。他指早前旅發局有舉辦活動推廣廟街,但成效不大,認為應要向外國宣傳香港。被問到如何吸引本地人及如何轉型,陸興發及輝哥則指這方面「唔係佢哋諗」。

議員倡西九辦夜市「拆牆鬆綁」

立法會九龍西議員梁文廣考察內地後昨回港,他到訪了3個夜市,提到其中湖南株洲極富特色,例如在橋底設舞台讓年輕人表演,午夜12時仍人頭湧湧。他說留意到廟街未恢復人流,指既然香港本身有夜市,政府應「做番好個招牌」,又認為香港夜市不能「食吓魚蛋、篤吓燒賣」,需藉夜市展示城市價值及年輕人活力。梁又指西九文化區晚上烏燈黑火,「內地的文創地區不會如此淡靜」,認為若在西九辦夜市,噪音問題影響較小,而法例方面亦要拆牆鬆綁,例如容許小量檔販明火煮食等。

(夜市經濟系列.攤檔篇)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