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林順潮:「雙非童」或能成為重要人口資源

發佈於

【明報文章】8月15日統計處發布2023年中人口數字和最新人口推算(2022至2046年)。本港今年中人口約有750萬,較去年同期增加15.2萬人,但人口老齡化和低生育率持續。「雙非兒童」(父母皆非香港永久居民)是本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在本港面臨人口流失和老齡化趨勢下,關注雙非童及家庭,讓其融入香港社會,或能成為本港一個寶貴的人口資源。

港面對人口挑戰 雙非童群體值得重視

據統計處資料,未來人口預期持續高齡化,同時每名女性生育孩子數目雖由2021年的0.77名微升至2046年的0.93名,但較世界平均的2.3名為少。一言概之,本港面臨人口流失、老齡化嚴重和低生育率的三重挑戰。對此,在特區政府向全球「搶企業、搶人才」,推廣優才計劃為本港引入更多年輕血液的同時,對於本港20餘萬雙非童這個特別群體,值得加以重視。

雙非童的產生有歷史原因,現在也已經基本減少到個例,但總數約20萬的雙非童從出生就是港人,是香港社會一分子;其父母當年來港產子,已表明其希望子女今後在港發展的意願。對於希望融入香港社會的雙非童及家庭,我們應給予他們更多關愛,支持其在港發展。

上月18日,一名年僅12歲的雙非男童隨其內地母親由江西來港後,被遺留在廣華醫院,因其母親希望兒子能在港接受良好教育,但父母雙方不在港居住,最終萌生此念,以期特區政府可以收留和撫養該男童。此舉已觸犯香港法例,特首亦回應將會循遺棄兒童方向調查。男童母親7月29日再次入境香港時被捕,警方調查後暫控「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罪,7月31日已在裁判法院提堂,據悉現在男童已交給家人照顧。現該男童母親正面臨遺棄罪的指控,或被追究刑事責任。男童是否能盡快回歸家庭,或是由港府承擔照顧責任,這其中涉及法律、道德、社會、香港與內地關係等多重價值判斷。

雙非童的產生,可追溯到2001年本港終審法院就莊豐源案的判決。莊是1997年由持雙程證父母來港生下,並留予其在港有永久居民身分的祖父莊曜誠照顧。據當時法律,莊豐源並未取得香港居住權,面臨遣返,其祖父因此提出司法覆核,最終在2001年獲判勝訴。

莊豐源案後,本港法律確定父母雙方為皆無香港居留權的中國內地居民在港所生子女,可享香港永久居民身分,此案也為內地孕婦赴港產子提供了法律依據。之後,雙非父母來港產子的數目大增,至今已有逾20萬名雙非童在港出生。特區政府在2013年1月1日起實施「零雙非」政策後,雙非及單非嬰兒從高峰期2011年的3.5萬名,驟減至2013年的790名,後逐年遞減至2021年的131名。

雙非童家庭背景多元 經濟條件跨度大

據統計處數字,從2001至2021年,本港出生的雙非童約有20.7萬人。這20餘萬雙非童可分為3個類別:第一類常年居住在內地或國外,不在港居住和就讀;第二類為「跨境學童」,居住在內地,在港就讀;第三類雙非童則是長期在港居住和就讀。這3個類別中,都有來自經濟實力優裕的家庭的子女,也有的來自基層家庭。

對於長期留港的雙非基層家庭子女,因其父母非港人,無法長期逗留和在港工作。筆者7月12日在立法會與由雙非童家長代表組成的「精準扶貧特困戶小組」會晤,有雙非童家長表示,一直想奉獻香港,但卻沒有資格;而若他們為雙非童在港申領綜援,又面臨身分資格限制。筆者希望特區政府在現有制度下,盡量協助。

針對雙非童父母在港工作難的問題,特區政府最新開放的輸入勞工計劃,也可為其提供一條路徑。但也有雙非童的家長因申請該計劃而受到內地「假中介」矇騙,繳付逾萬元所謂中介費後,卻石沉大海。對此,筆者希望特區政府可為有意在港工作的雙非童家長制訂指引,方便其透過輸入勞工計劃在港申請工作,或能為雙非童的成長環境帶來積極轉變,促進香港社會和諧繁榮健康的發展。

雙非童的成長不僅關係到政策和法律,更深遠影響來自於社會層面。他們是否能有一個身心健康成長的環境、個人性格是否能在受到正確指引的方向下塑造、能否順利融入香港社會,都關係着本港未來。20萬雙非童是香港一分子,也是建設香港未來的後備力量。在本港人口減少和老齡化加速的今天,如何幫助其融入香港社會,值得進一步探討。

作者是港區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林順潮]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