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劉銳紹:木槌打釘釘打木 開墓自己作墳場?──從小店塗鴉消失及連串寒蟬效應談起

發佈於

【明報文章】中上環輝煌快餐店外牆兩幅塗鴉(戴黃色安全帽的地盤工人在吃麵)消失,但餘波蕩漾,漣漪還不斷擴散。最新的例子又有「港語學」宣布解散(詳見《明報》昨天報道)。把這些事例與早前的官方圖書館書籍下架、多部電影(包括講述皇都戲院的紀錄片和在內地獲獎的《隱入塵煙》),都因種種「理由」而受到阻滯或取消放映,不禁令人想起「木槌打釘釘打木」。這不是前人之句,而是內地流行多年的政治文化暗語,意指上級不需直接出手,只要把木槌敲在釘子上,釘子就會打在木頭上,上級的意圖即可發揮指示作用,產生層壓式效果。

這種政治操作,中外古今一樣,但如果不能善用,只會像唐滌生粵劇《白兔會》結尾所唱:「為人開墓塚,自己作墳場。」放在今天,人們不會反對國家安全,並希望為真正的不穩定因素「開墓塚」;惟如果變成自己的墳場,把一切好的、善良的、無傷大雅的,甚至有建設性的東西同時埋葬,又豈是「由治及興」的善策?故有今天標題。

(1)塗鴉消失原因和責任不明

──據輝煌快餐店的當事人稱,外牆塗鴉已存在10多年,近來才被「投訴」。民政處幾次「善意提醒」,當事人則認為是「指示」,對方還提及《港區國安法》(是否有其他後果,未有明言)。無論哪一個版本(或感覺)最接近事實,直接和最大的客觀效果就是,民眾已感到「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由此引起的聯想和負面效應,已非官方的「善意」所能控制。官方不斷解讀自己的「理由」,例如上述塗鴉「可能令人聯想『黑暴』和『港獨』」;但市民只會想到,這是官員唯上是視,觸痛自己的政治神經,才會過敏地彈起。

──記得1980年代中央研究「一國兩制」時,曾談到回歸後怎樣處理時代的遺痕。港澳辦時任主任魯平對我說:明顯的痕迹要清理(例如港英和英國徽號),惟也有些可以保留(例如街名),民間的遺痕就可以更寬鬆對待了,這樣反而可以突顯「兩制」,長遠還可以成為旅遊特色。我聽了他的話,衷心感到當時的開放。所以,後來教堂不動,港督府不拆,改而善用即可。

但回歸後,有些意見卻矯枉過正,例如建議馬上更換所有路牌,中文在上,英文在下,中文字要比英文字大一倍。果真如此,肯定浪費大量公帑。諸如此類帶有表忠性的建議,不勝枚舉。本以為說說而已,但到了近年,表忠意味和負面聯想的建議更多,市民感到這類言行屬於杞人憂天多於實際效用。

──談到英國,不妨又以英國為例。英國反對共產主義,歷來如是,惟它對待「共產主義祖師爺」馬克思卻另有方法。馬克思曾住倫敦唐人街附近的Dean Street,後來改成餐廳,但在3樓牆外仍鑲有顯著的藍色標示牌,展示此乃馬克思故居。大英博物館圖書館是馬克思研究和寫作之地,他當年常坐的位置,後來還鑲上小銅牌,作為歷史紀錄。馬克思之墓,如今也在倫敦Highgate墓園。

餘此類推,德國柏林圍牆已倒,但仍保留一段供遊人參觀;大陸也有國民黨年代的遺蹟;台灣也發行和出版大陸簡體書。相比之下,為什麼香港竟然容不下已存在多年的塗鴉?投訴人無論是誰,或者是否真有其人,都應該好好反思:無限上綱的聯想,只會自傷!中國人也是黃皮膚的,難道也要反對和脫皮換色嗎?

──我毫不「戀殖和崇洋」,但感到英國對待馬克思和德國保留部分柏林圍牆的行動,不單顯示對歷史的尊重,亦顯示對民眾判斷力的高度信任,以及對本國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他們不擔心外來「文化侵略」或本地的「異化現象」會影響民眾想法和價值觀,甚至會動搖國家政權。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們相信民眾。

相形之下,導致上述塗鴉消失和連串寒蟬效應的投訴及「提醒」,又如何體現習近平說過的「四個自信」(包括「文化自信」)?假如上下各級「四大皆空」(空想、空言、空行、空效),又何來自信和爭取時間「復常」?

──官方表示從來沒有施加壓力,只是好言相勸,當事人「可以唔處理」。聽來悅耳!英明大方!惟環顧今天的政治現實,公權力已在不知不覺和漸失規範之下「有序擴張」。官員連番「溫馨提示」,在當事人眼中,變成(可能還有後果的)「指示壓力」,不少人更視之為巧言令色的風涼話。這種客觀效果,就是「由治及興」的意圖嗎?

(2)「木槌打釘釘打木」 源頭在哪?

──這次「塗鴉事件」出現後,有人為執行者鳴不平,指上級政策和命令如此,能不執行嗎?跟着,坊間又傳出「上級」(不知哪一級)不滿此事引起民間反彈和負面影響,甚至有京官把近期的連串事件(例如立法會議員投票出席率差、民政專員上京深造前出席歡送盛宴)放在一起審視,認為「效果不好」,至少「觀感不好」。

於是,出現上有上埋怨、下有下抱怨。上級埋怨「上有精神(目標、指示),下有精神病(胡亂作為)」;下級抱怨「對主忠心,變成步步驚心」。可是,從來不會有人為「效果不好」負責,皆因「政策是好的,只是執行出問題」。換言之,「原意和願望是良好的」就行了。但歸根究柢,是否應該找到「出問題」的源頭,對症下藥,而不是互相推諉卸責呢?

──說到底,這是政策的設計和執行都沒有以民為本,連市民的感受和判斷也沒有放到重要位置上。如要堵塞這些弊病,必須自身改革,還要明白「外因是通過內因起作用的」,肌體出了問題,細菌才能入侵。官方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聲稱要堵塞「外國勢力、外部勢力及其代理人」的任何機會(包括意識形態);殊不知外國看見「敵人不斷內耗」,把小蒼蠅看成是大笨象,還縱容把風吹小草看成是「颱風襲港」,弄得民心不暢,實在掩嘴而笑,閒來多歎咖啡更好。

──在此,不得不傷心細說傷情話:「木槌打釘釘打木」的效應,近年已延伸到三大範疇,一是由政治範疇,擴大到包括民生在內的非政治範疇;二是由行動衝突範疇,擴大到非武力和無組織行動的範疇;三是由意識形態鬥爭範疇,擴大到非敏感的一般常識和個體選擇的範疇。

長此下去,即使對外國勢力和外部勢力本想「為人開墓塚」,惟會否變成「自己作墳場」?民心、民氣、民力自傷殆盡,驀然冷眼回首處,輕舟已過萬重山!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23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電郵至[email protected],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劉銳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