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李宇陽:香港未來路在何方?

發佈於

【明報文章】筆者作為一名來港讀書畢業後留在香港工作生活的人,自認為是一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香港人,因深深愛着這個地方,故希望香港愈來愈好。但近年面對香港社會的急劇變化及外圍環境不明朗因素,我也時常思考香港未來路在何方,應如何走才不會出現「冇運行」的情况。

筆者近日與某名政府高官交流,談及2019年反修例事件帶來的後續影響,尤其是有關年輕人的統戰工作。我向該高官分享我身邊觀察到的大部分同齡港人(特指「95後」)的看法,第一是在香港看不到希望,或者說對這個社會的未來以一個悲觀角度看待,無論是向上流動,或是香港整個經濟產業的佈局發展;第二是現時社會整體氣氛確實「過左」,令人覺得「寧左勿右」、「寧緊勿鬆」,甚至有些時候會不自覺出現自我審查的潛意識,似有一種《1984》入面「Big Brother」的味道存在。

我的觀點代表不了所有人,但相信會引起一定共鳴。2019年事件作為一個非理性的極端,現時又去到另外一個極端,即所謂的大亂之後必有大治,就如同鐘擺一樣,從右面的制高點擺到左面的制高點。但基於一國兩制下香港的特殊情况,我相信鐘擺會慢慢落下來,始終香港應該是一個理性社會。更何况中國現時面臨的國際局勢,更需要香港這個突破口去打開困局,這一點領導人不會不知。

歡送DO事件 惹公眾憂慮

談及今年尾的區議會選舉,作為完善選舉制度的最後一公里,對於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至關重要。改變後的制度確實是「完善」了過去的民主派人士,但是否「完善」了建制派人士,筆者有些保留。據筆者了解,現時私底下覬覦區議員席位者,絕不誇張的可用「爭破頭」來形容,不少在2019年未曾出現過的人馬紛紛浮上枱面。此次區選將是一次大洗牌,亦是一次協調各方勢力的新選舉,令人拭目以待。

此外,在「行政主導」大原則下,早前對於有聲音質疑日後區議會主席由當區民政專員(DO)兼任,有人擔心專員權力過大,會「無王管」,當局則認為有關說法杞人憂天及有些被誤導,有關憂慮不成立。近日,某地區民政專員被傳媒踢爆,其地區各界人士大擺宴席歡賀其赴京深造。筆者看過有關新聞報道及當晚活動相片後,從好的角度分析,可能這名專員確實是深耕地區工作、受人尊敬愛戴,惟筆者卻深深擔憂,曾幾何時本港公務人員必須避免任何實際、觀感上或潛在的利益衝突,這對維護公務員隊伍的誠信至為重要。在區選之前發生此事,令人憂慮未來「擦鞋文化」會否區區流行,給市民的觀感十分差,更使人擔憂權力過於傾斜,缺乏制衡會否滋生腐敗,或傳遞不良風氣。

歸根結柢,該名專員作為上京進修的帶隊班長,還是欠缺一些政治智慧;惟慶幸的是香港仍有一些專業持平的媒體做好監察,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待此事又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可起到警示作用,令其他區的專員擺正身分,勿將自己類比成「土皇帝」。

今篇文章,筆者比較隨性,想到哪裏就寫到哪裏,辛苦各位讀者。最後再來說說香港的未來之路。香港作為「紐倫港」之一的國際金融中心,其金融體系發展的根本,仍是要與英美主流國家掛鈎,但受限於政治大環境,現時我們的領導班子中有不少人受制裁,一定程度影響了外訪聯絡工作,此情况短期內幾乎不會改善。惟如何向國際社會塑造並展示一個實施《港區國安法》後的新香港形象——換句話說,如何講好香港故事讓人樂意買單,減少脫鈎現象——筆者認為特區政府有必要靠民間力量,發揮民間智慧,做好民間外交。

發揮民間智慧 講好香港故事

無論是香港的商會、青年組織、社會團體等,他們才是對外講好香港故事的主體。靠官方硬銷,永遠都是你有你講、我有我做。然而,講好香港故事的前提,必須是先定義好何謂「香港故事」。現時我們仍欠缺一個理念、一個宏觀的敘事框架,更欠缺一個良好的敘事形象。在新時期宣傳香港形象不易,這項工作甚至會伴隨幾代人。

作者是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副秘書長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李宇陽]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