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陳紹雄:港鐵「遲開早收」 務必以民為本

發佈於

【明報文章】一直以來,港鐵以安全、可靠及高效率的鐵路網絡服務香港聞名世界,被公認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鐵路系統。但隨着鐵路網絡不斷擴展、鐵路資產使用年期漸長,機件故障老化等安全隱患問題日漸浮現。單靠每日收車後的「黃金兩小時」,已難以應付維修保養及新鐵路工程的施工需求。面對非行車時段維修不足的限制,港鐵列車事故頻生,工程延誤超支,嚴重影響市民出行及安全。

去年接連發生「甩門脫軌」意外,市民記憶猶新。雖然港鐵全面檢討,並投放650億元加強鐵路資產管理、維修保養制度,及加快應用創新科技,強化風險預測和管控,達至以「數據導向」及數碼化的資產管理,冀能回應市民期望。

不過更迫在眉睫的是,港鐵要突破非行車時間的維修時間及人手不足局限,滿足營運中的鐵路線及新鐵路項目均對非行車時段的龐大需求。

港鐵之所以能夠在繁忙時段或其他時刻提供優質服務水平,便是取決於在非行車時段的維修保養。若然,只有好短時間、好倉卒地做維修保養,難以保障鐵路安全和服務質素;而且積存的逾期維修保養工作亦會帶來營運風險,及影響與營運中鐵路線對接的新鐵路工程,導致工程延誤超支,形成惡性循環。

延誤數年的東涌線延線便是一個活生生例子,工程團隊需把握收車後的「黃金兩小時」,在已營運的東涌線施工,挑戰重重。《鐵路發展策略2014》原建議東涌線延線於2020至2024年建成,當年評估建築成本是187億元;但拖拉多年,延至今年才動工,預計2029年竣工,造價估算已升至195億元。東涌新市鎮擴展區首批居民將於2024年入伙,等於居民要忍受這段鐵路的「出行真空期」足足5年,望穿秋水方能等到鐵路服務。

另一個鮮明例子是,2018年大圍站在恒常監察中發現沉降,為保障鐵路安全而要停工。該站上蓋物業項目包括商場,因工程滯後而令造價大漲。

延長非行車時段 增施工效率減超支延誤

而觀乎今年,除了東涌延線,小蠔灣站、屯門南延線及北環線古洞站工程亦相繼動工。多線齊齊動工,可想而知對非行車時段的龐大需求。若工程團隊能爭取更多非行車時段施工,不但能壓縮工程時間,更可直接壓縮工程造價及減少對居民的影響。

我認為港鐵積極應對「黃金兩小時」的局限,拓闊非行車時段維修窗口和提高工作效率,探討提前開出尾班車及/或延遲開出早班車的安排,適當延長非行車時段,令維修有更充裕時間,提高鐵路安全,避免重蹈覆轍出現超支延誤,是對的方向。

冀港鐵切實回應市民期許

不過,延長非行車時間的確會影響早晚搭車上下班的乘客,因此港鐵要提供足夠接駁巴士或替代交通工具,及提早公布關於「遲開早收」的安排,包括涉及路線、頻密程度等詳情,讓市民及早做好行程安排,務必以民為本。更重要是,港鐵要承諾「遲開早收」安排並非適用於全港線路,而是有特殊需要的新鐵路工程,或在營運中鐵路線增設車站的工程項目。

港鐵作為港人的主要出行公共交通工具,與市民出行有千絲萬縷關係,希望港鐵切實回應市民對鐵路安全及優質鐵路服務的期許。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陳紹雄]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