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韓俊賢:完美規劃想像下的啟德郵輪碼頭

發佈於

【明報文章】啟德郵輪碼頭早前迎來復常後的第一批旅客,然而因交通接駁困難,碼頭所在地其他配套設施又不足,被形容有如災難,使「你好,香港」淪為口號。

事件令一些從郵輪上岸的旅客對香港的第一印象儼如「第三世界」,也迫使特區政府特事特辦,除了安排免費接駁交通路線之外,也出動贈送石油氣券,吸引的士司機到碼頭載客,從而讓下一批經郵輪抵港的旅客不必「坐困愁城」,可以方便抵達市區,感受香港這個國際都會之繁華。

郵輪碼頭「意外」不意外

過去香港以交通便捷聞名,也是世界上少有公共交通系統出色的國際城市,甚至有不少海外人士因此慕名參觀考察。不過,這次郵輪碼頭的「意外」,其實並不意外。

像郵輪碼頭這類「硬規劃」,在近年香港出現變調的例子可謂不少,例如數碼港、科學園,到最後不少人都只記得依附而生的地產建設項目。而郵輪碼頭亦曾曇花一現般,一度成為港人本地遊的景點之一,可惜最終也幾近成為市區中的一片荒漠。

正當送走了在「特事特辦」之下,得到便捷接駁交通的一批郵輪遊客,當局便宣布將停止啟德郵輪碼頭的特別交通安排。事實上,由公帑一直支付、讓郵輪遊客上岸後能得到免費及方便的接駁交通,並不是政府的責任。同理,其實香港國際機場也位處城市邊陲,落機抵港的旅客,是否也應該得到同樣禮遇?可能讀者都會覺得荒謬,所以筆者也認同特區政府這次舉措,並不應該一直補貼,而應該由相關持份者處理郵輪碼頭未來可能面對的交通問題。

儘管這次問題暫時結束,惟也應該追源溯始,了解郵輪碼頭的核心問題所在。過往停泊本港的郵輪大多屬5萬噸級,而這些郵輪往往停泊於香港市中心的海運大廈。對遊客而言,在尖沙嘴下船除了相當便利,也有利他們轉往其他地方繼續遊覽;同時,亦能夠令旅客直接感受香港的繁華。

不過隨着豪華郵輪體積日趨大型,10萬噸級的郵輪便不能停靠海運大廈,只能轉往葵涌貨櫃碼頭。惟由於該處本屬貨運設施,除了不具備迎客設施之外,接駁交通也只能另行安排。有見及此,才催生了啟德郵輪碼頭在舊機場跑道的誕生。

當時決定將郵輪碼頭定位於舊機場跑道,除了位置合適及有充足土地之外,也有被賦予希望能夠繼承啟德機場,作為香港與國際運輸樞紐地位的意味。不過事實上,飛機運輸跟郵輪不同,有旺淡季之分,而且流量亦與機場不同。故此,回顧當年興建郵輪碼頭的時候,便已考量相關因素,規劃想像在郵輪碼頭設置展覽中心,在淡季之時能夠有其他功能,同時亦會設置商場、酒店及其他迎接旅客的配套設備。

時光飛逝,我們把眼光投放至今日的啟德郵輪碼頭,相信讀者都會明白,這些「完美規劃」最終只是願景。從郵輪抵港上岸的旅客,感受到的卻是一片荒漠。

建設郵輪樞紐 視乎政府決策決心

有論者歸因於在新冠疫情期間,郵輪碼頭因疫症而一度關閉,導致現在發生這些問題;但綜觀郵輪碼頭發展歷史及當中牽涉的風風雨雨,問題其實早在疫情之前已經種下。無論是2016年或2018年的報道,都有指郵輪碼頭所附設的商業設施十室九空;而曾在當中營運商場的公司,亦因為營運狀况而被入稟追討欠薪及欠租,最終也遭債權人向法庭申請破產。

在拍板定案興建郵輪碼頭時,香港仍然具有希望成為國際郵輪樞紐母港的雄心壯志。不過當其時,一直被拿來與香港相提並論的新加坡,也在興建郵輪碼頭,而且比本港更早建成啟用。其實啟德郵輪碼頭的接駁交通不濟,本身只是郵輪事業和觀光業當中的一些枝微末節事項。而從其他軟件上足以反映,香港仍然有能力成為亞洲的郵輪母港樞紐,但這視乎政府整體決策,以及有沒有足夠決心令香港繼續成為區內全方位的旅遊城市。

香港社會活力 部分源於「不規劃」

毫無疑問,啟德郵輪碼頭的營運已租給私營承辦商處理,政府只是業主而已。早在2013年,當時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提交予立法會的文件就指出,會在大型郵輪泊岸或碼頭舉辦大型活動時,由主事者主動安排額外的交通運輸應付需要。但原來已經事隔10年,卻仍然出現混亂情况,不禁令人認為這10年光景是否原地踏步,實在使人感到扼腕。

香港社會的活力,一部分在於事先「不規劃」,從而衍生無限創意。近日有論者和官員都認為本港應該發展夜市,活化經濟。不過不少讀者都可能知道,現在香港最近似夜市的地方,除了葵涌廣場之外,觀塘駱駝漆大廈亦是其中之一,惟似乎也行將消失。啟德郵輪碼頭有碩大的曠地,遊客投訴的不止交通,也投訴其荒蕪,對這裏政府不妨也可以考慮作為其中一個活化的試驗場地。回顧歷史,郵輪碼頭出現混亂,也許正是過度規劃而引致的一種典型不良結果。

作者是民主黨交通政策發言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韓俊賢]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