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歐陽五:把握中美緩和「窗口」

發佈於

【明報文章】近段時間以來,中美開展了一系列高層互動。8月底,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訪華,成為今年6月以來訪問中國的第四名美國高官。無獨有偶,中美兩軍高級將領亦在8月舉行會談。在經貿與軍事雙層「壓艙石」加持下,中美釋出了加強對話、推動雙邊關係止跌企穩的緩和信號。

訪華前,雷蒙多在美國與近150名商界領袖交談,得到的一致意見是「加強溝通」。在中美博弈加劇的背景下,溝通已然成為緩和雙邊關係的重要方式。諸多結構性的問題未見得能夠旋即解決,但擺上桌面、碰撞試探,亦是相互理解的機會。

兩國達成重要成果 為互動開闢新窗口

中方就美對華「301關稅」、半導體政策、雙向投資限制、歧視性的補貼、制裁中國企業等議題,表達嚴正關切。這些議題正是美方近年為雙邊關係製造的「山頭」,能否搬走,要看美方的務實行動。談判桌上自然不乏唇槍舌劍的激烈交鋒,惟此番中美達成兩個重要成果:一是在兩國商務部之間建立新的溝通渠道,二是雙方啟動出口管制信息交流機制。這為中美接下來的經貿互動開闢了新「窗口」,值得雙方用心把握。

不難發現,如今美國的對華戰略心態,不乏矛盾和焦慮。雷蒙多訪華期間,既對美企表示「希望你們在這裏投資」,又宣稱「中國正變得愈來愈不具有可投資性」。她重申,美國將國安問題放首位,但不尋求與中國「脫鈎」。難怪美媒評價此訪是一次艱難之旅,因為雷蒙多的使命幾乎難以調和。美方不僅要渲染對華競爭,又要考慮在華美企的務實利益。畢竟,去年中美貿易額達到近76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而美方顯然無法割捨這塊「大蛋糕」。

美方應省思遏華戰略有效性

美國的對華戰略矛盾,與中美博弈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密切相關。近年來,美國從經貿、科技、價值觀等方面圍堵遏華,卻並未將中國擊潰,說明中美博弈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就在雷蒙多訪華期間,被美國極限打壓的華為推出新機預售。雖然華為尚未公開說明,但不少網友測評顯示,新機網速已達5G水平。

華為選擇在此時點發布,對美國而言,頗有「無聲勝有聲」的意味。從邏輯推論,美國科技遏華的負面效果,將會逐漸浮出水面,因為失去中國市場的科技企業,其利潤和研發投入勢將下滑,而中國的自主創新能力將趁機而起。美國政客的做法,其實是將未來的機會拱手送給中國。當然,這也留待中國付諸時間和努力兌現。不過,似乎中國的兌現過程正在加速。

在中美出現緩和「窗口」之際,美方更應省思遏華戰略的有效性。一方面,在中美博弈長期存在的情形下,雙方保持溝通非常必要,這能顯著降低意外和誤判風險;另一方面,在相持階段,中美可以開展良性競爭,惟要反對披着「打壓」外衣、破壞交往規則的惡性競爭,因這種惡性競爭損人又不利己。更重要是,當前危機四伏的世界,需要中美抓住緩和「窗口」,共同應對乏力的全球經濟復蘇及地緣紛爭挑戰。希望雷蒙多訪華之旅結束後,美方不要再重蹈祭出對華「大棒」的覆轍。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歐陽五]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