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許漢榮:文憑試不應是唯一 中學教育須多元進路

發佈於

【明報文章】新學年剛開始,但今年圍繞教育界的卻是縮班「殺校」新聞。儘管教育局長否認有「殺校」,只是鼓勵辦學團體透過學校合併整合資源,惟同樣不能否認的是,本地學校數目將持續減少;但同時又有人在大陸設立開辦香港中學課程的港人子弟學校,「鼓勵」香港學生北上就學。本港教育生態會如何走向,實在令人擔憂。

正如本人早前的文章(〈提升教育質素 不止資源整合〉,2023年4月26日《明報》)指出,要提升教育質素,在資源考慮以外,還須更多在政策層面的配合才可成就。

2009年新學制 未改制度出路

在本港現行制度下,學生完成整個基礎教育階段後,幾乎無所例外地要應考文憑試(DSE),並透過這單一考試的成績來決定學生能否進入專上教育。新學制於2009年實施以來,本港中學教育制度思維並沒有實質改變,表面上好像打破了以往所謂文、理、商的課程分流,但事實上最核心的、以公開考試為最終出路的制度,並沒有改變。

10多年來,在DSE制度這個前提下,教育政策沒有改變,有的只是推陳出新的短期措施,例如不論是早期的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還是現在要推動的STEAM(加入藝術),基本上都與DSE無直接關係。

又例如要在中學推動職業專才教育(VPET),早幾年政府成立專責小組,希望重塑職專教育,發表了多份相關諮詢文件和報告,並明確表示要在中學階段已能向學生提供職專教育選擇,也明確鼓勵學校開辦經評審的校本職業訓練課程,為學生開拓更廣闊出路。然而相關的實質政策,至今未出現,有的只是擴充應用學習(Applied Learning),及在今個學年於中學推行職專教育先導計劃,但前提是學生仍是不能避免受文憑試束縛。措施不斷,政策不變,其實並不能真正令教育走向多元。

本港絕大部分中學都屬於政府全面資助的公營學校(包括官立學校及津貼學校),並由不同辦學團體(包括政府)營辦;即使辦學團體的辦學理念不同,惟在課程層面卻分別不大。另外小部分則屬於直接資助計劃(直資)下的學校,這些本質為私立的學校,能夠按收生人數,得到相當於公營學校平均學生單位成本的資助,同時收取政府批准的學費。直資計劃的原意,是讓學校「在多個範疇上享有較大的彈性,當中包括資源調配、課程設計和收生等」。可是所謂課程設計的彈性,其實是極為有限。

教育局指出:「直資學校須提供主要為本地學生而設的課程,以協助學生應考有關的本地公開考試。」這不止是政策宣示,實際上也是資助條件。於現行制度下,DSE又再一次成為制度的單一思維。即使教育局有措施容許直資學校開辦非本地課程(例如IB、IAL等),但規定了學校只能讓中五、中六全級不多於三分之一的學生,修讀及考取國際預科文憑(IBDP)。即使有再多的學生合適,都會有學生因人數所限,而迫於無奈只能應考DSE。如此所謂多元選擇,其實並不完全。

全港中學應有課程彈性

政策更沒有觸及的,是讓學校開辦更多元的本地課程以提供DSE以外的選擇。如上文所述,在中學推動職專教育,本來是一個很合適的突破點,改變以DSE為單一結業資歷思維的制度盲點。當「推廣職業專才教育專責小組」提出鼓勵學校開辦經評審的校本職業訓練課程之時,政府理應為政策鬆綁;即使未必可以即時讓公營學校開辦DSE以外的課程,惟至少應該令直資學校能夠有更大彈性,按校情及學生需要開辦此類課程,以取代文憑試,並容許專上院校對這種課程的畢業生擇優而錄,這方能做到真正的制度多元。

長遠而言,全港所有中學都應該有這種彈性,開辦適合其學生的課程,並改革大學及專上收生政策,本港中學教育才能真正邁向多元。

辦學百花齊放 方能真正育才

在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的今天,全球的人才培育已經走向個人化和多元化,以單一考試為結業資歷的時代早已過去。若香港再死抱文憑試制度不放,不去考慮多元資歷的合理性,本港年輕人將愈來愈難與全世界競爭。適齡入學人口減少,適量調整並善用資源,是合理的,不過更重要是教育政策需要更前瞻、更開放的思維,讓辦學百花齊放,方能真正為社會培育世界頂尖人才。

作者是中學校長、教大社會科學與政策研究學系教育博士候選人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許漢榮]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