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夜繽紛甫開 深圳消費券搶港客 8月600萬人次北上多南下近倍 差距擴闊

發佈於

【明報專訊】北上港人與南下訪客人數差距愈拉愈闊,上月近600萬人次北上,較南下多近一倍,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日前承認兩地競爭消費群,而港府甫推出「香港夜繽紛」活動冀開創新消費增長點,深圳翌日即公布多項針對便利港人北上消費措施,包括擴大電子支付使用範圍及發放旅遊消費券。有飲食、零售及旅遊業代表對十一黃金周經濟表現感樂觀,料「夜繽紛」有助推動生意增長。有經濟學者則認為,港深兩地經濟同處疫後復蘇階段,深圳推措施吸港客,若港府未能針對本地結構性成本高問題「痛定思痛」解決,長遠恐影響本港經濟增長。

深出多招 擴跨境支付推港客攻略

按入境處數字,7月逾452萬人次港人經陸路北上,南下的內地訪客人次則為174萬,至8月北上人次激增至約598.5萬人次,南下訪客雖亦有增長,升至302.8萬人次,惟北上南下的差距亦進一步擴闊,7月及8月北上港人較南下內地人分別多278萬及296萬,8月份每個周末的南下北上差額均逾10萬(見表2)。

港府上周四(14日)高調公布「香港夜繽紛」活動,深圳市發改委上周五(15日)公布《深圳市關於促進消費的若干措施》,當中包括加強向港澳遊客宣傳,鼓勵各區整合優化轄區優質旅遊資源,向港澳遊客發放旅遊消費券,並推出「港澳遊客消費地圖」、「深圳優勢產品消費指南」等特色攻略;亦會完善跨境支付環境,例如擴大微信香港錢包、支付寶香港錢包等在深圳使用範圍(見表1)。

政府:北上消費正常 需更有特色留客

被問到深圳出招吸客會否對本港旅遊業帶來競爭,政府發言人昨回覆,包括深圳在內的鄰近地區,近年發展不少吸引消費的去處,加上兩地恢復便捷往還,形容港人北上消費情况增加屬「正常不過」。發言人稱,面對市民生活和消費模式改變,本港需要更具特色和創意的市場營銷策略和活動、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開創新消費增長點,提升本港吸引力和競爭力,以吸引更多市民留港和旅客到港消費。

讚深圳貼地 江玉歡:夜繽紛未對焦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江玉歡認為,深圳推出的措施仔細和貼地,針對北上消費市民的問題,反問「本身很多港人北上,深圳都要再做好些,港府怎能不努力」。她認為「夜繽紛」未有對準問題,建議政府針對本地及外地旅客需求推出措施,否則再多活動也不能提振經濟,變得「重量不重質」。她舉例有內地城市利用立體印刷等技術,在商區打造新景點,吸引了不少旅客前往,反觀彌敦道等猶如「廢墟」,促港府多以創新手段為傳統旺區注入活力。

學者:港物價高 倡吸平民化消費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稱,疫後深圳旅遊發展的質素及服務水平上升不少,在兩地旅客人數固定下,本港物價持續高企,令不少港人北上消費。他稱本港零售業疫前月均有400億元收入,疫情期間只有約270億元,即使通關後亦只重回至約300億元;飲食業疫前月均100億元收入,現只重回95億元水平,他強調不少餐廳是靠5%至10%收入賺錢,5億元差距令不少餐廳蝕本。他提到年宵及工展會等曾吸引不少內地客來港,建議集中資源吸引平民化消費群。

中環海濱前日及昨日舉辦手工啤酒節,昨晚下大雨,但場內仍有不少市民舉傘暢飲及看表演。參加啤酒節的市民楊小姐和蔡小姐均表示,深圳的新措施不吸引,且內地消費不算便宜,寧願留港觀賞國慶煙花。

飲食零售對「夜繽紛」黃金周樂觀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稱,隨着港府及各界「大張旗鼓」開展「夜繽紛」活動,預計餐飲業有兩成升幅,生意或回升至疫前九成水平。他認為內地消費「性價比」較高,令不少港人北上是不爭事實,惟港深猶如踢球賽,兩地盡量「射龍」,吸引旅客政策屬各有各做,成效則有待觀察。

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表示,月底中秋節連同十一黃金周假期,加上本港推出「夜繽紛」活動,料零售業有正面增長。

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預計內地來港旅行團在十一黃金周回復至疫前六成至七成,料與五一黃金周相若,他又相信夜繽紛有助吸引旅客留港。至於港人北上消費,他認為勢頭擋不住,促港府由交通着手提供優惠吸引旅客乘高鐵或飛機來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