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查手撕雞等非熱食 食安稱整體「滿意」

發佈於

【明報專訊】不少人愛吃手撕雞、切雞等菜式,食安中心檢測市面100個非熱食的雞肉樣本,發現微生物質素整體「滿意」。全部樣本在致病菌方面符合微生物含量的食物安全準則,但有3個手撕雞樣本表現「尚可」。食安中心稱業界煮食時要加強食品安全意識。不少商舖為讓雞肉更嫩滑,會用非加熱狀態下的滾水「浸煮」雞肉,加上有時需一次煮大量雞,未必能殺死所有致病菌。

食安中心去年9至11月收集100個非熱食雞肉食品樣本,包括來自外賣店、攤檔及食肆的40款手撕雞、40款切雞、15款手撕雞菜式及5款手撕雞沙律。食安中心科學主任莊梓傑表示,在檢測沙門氏菌屬、李斯特菌、金黃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食物安全指標上,所有樣本結果為「滿意」。

市面百樣本 有滾水浸煮或難殺菌

至於「需氧菌落計數」及大腸桿菌檢測的微生物質素指標,則有3個手撕雞樣本結果為「尚可」,當中一個樣本的大腸桿菌檢測結果亦屬「尚可」。需氧菌落計數是指在培養琼脂板上生長的菌落計算,通常用以顯示食物衛生情况。

莊解釋,手撕雞需人手處理,存放室溫的時間較長,總菌數或相對較高。食安中心首席醫生(風險評估及傳達)周楚耀稱樣本結果非「不滿意」,食用未必導致身體不適,但反映「有啲嘢未做到位」。中心提醒公眾,購買非熱食雞肉後應盡早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