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倪樂雄:普京錯失「大三角」最佳位置

發佈於

【明報文章】「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是一句世人皆知的成語,也形象地包含從個人、單位到國家在競爭環境的最佳外交境界。

「漁翁」是三角(包括多角)博弈關係中的最佳位置,也叫做「快樂第三者」:一是獲得相對安全,可置身事外,另兩方鬥得程度最狠、時間愈長,自己就愈安全;二是不用費勁,隨着爭鬥者兩敗俱傷即可坐大;三是利用自己是雙方勝負的決定性籌碼,迫使衝突雙方極力巴結自己,並向兩邊索取利益;四是可根據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則來決定爭鬥者勝負。

所以,國際「大三角」格局中,「漁翁」是霸權遊戲的最佳位置,可遇而不可求。

「漁翁」角色乃霸權路必經一站

近現代史上許多列強成為霸主前,大都經歷和扮演過漁翁角色,它是通往霸權路上的必經一站。18世紀末、19世紀初,當英法爭鬥進入高潮時,俄羅斯首先進入漁翁角色,出於爭霸歐洲大陸的動機,沙王決定站在英國一邊,投下了決定性的籌碼,前後參加了5次反法聯盟,聯手擊敗拿破崙法國,俄國一躍成為「維也納體系」中與大英帝國平分秋色的大國。

隨後,英俄開始角逐世界霸權,這種形勢將原本安分守己、經營「自留地」的普魯士推上了漁翁位置。趁英俄無暇顧及,普魯士再捅法國一刀,於1870年發動普法戰爭,擊敗法國並俘虜法王拿破崙三世。英俄還沒回過神來,德意志帝國已從炮彈裏孵了出來,並嚴重威脅英俄兩國。

1905年日俄戰爭後,沙俄被削弱,德意志帝國地位躍升為英國主要競爭對手,兩國開始了以海軍軍備競賽為標誌的全球爭霸,先後引發兩次世界大戰。後來的歷史證明,在大西洋彼岸遠觀歐洲各國爭鬥的美國,才是全球格局中真正的「大漁翁」,成為百年後的世界霸主,真可謂「漁翁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二戰後也是一部「漁翁輪換史」。美蘇爭霸時,中國雖弱,卻是「大三角」中平衡美蘇的重要砝碼。中國在半個世紀裏先後借助蘇聯和美國資金、工業技術,奠定了現代工業國的基礎。在蘇聯崩塌後,經30年改革開放,中國的實力和地位躍升為美國主要競爭對手。

從蘇聯廢墟裏爬出來的俄羅斯,失去往日霸權地位;但有失必有得,俄國在「大三角」關係裏同中國互換角色,得到最佳位置。2019年6月,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有記者問:「在這場中美貿易戰中,俄羅斯是否會站在中國這邊?」俄國總統普京回答:「當老虎在山中打架時,聰明的猴子坐着觀看如何結束。」他顯然意識到俄方在三角遊戲中的最佳位置。

正是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普京決定藉中美衝突的掩護,在烏克蘭問題上玩個「短平快」,欲照抄2014年克里米亞的作業,讓歐美國家來不及反應,就迅速在烏克蘭完成軍事行動。把道義討論擱置一旁,從政治謀略看,普京設想的計劃沒什麼問題,幾乎是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和首相俾斯麥謀劃的普法戰爭現代版。

在發動對烏戰爭前,普京有條不紊實施復興俄羅斯的計劃,從1999年以來,20多年裏先後對車臣、格魯吉亞、敘利亞、克里米亞用兵並取得勝利。2021年8月美軍從阿富汗撤軍毫無章法、狼狽不堪,更是令普京感到美國正在衰敗。歐洲對俄國能源的依賴,也是普京的有力砝碼;加上有中美衝突作掩護,快速搞定烏國應該不是什麼問題。

儘管普京自覺算無遺策,卻沒料到撞上一個不同尋常的對手。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披堅執銳、誓與社稷共存亡的果敢之舉再次證明:領袖個人在歷史關鍵時刻,具有改變世界進程的決定性作用。其英雄氣概,同溫泉關之戰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有一比。

烏戰拖延 俄中換位

若澤連斯基像阿富汗時任總統加尼那樣(想必普京多半也這樣預判),在塔利班逼近首都時攜帶妻小、細軟直奔機場落荒而逃,烏國政府和軍隊立刻會鳥獸散。畢竟100多年裏,能夠在總統府堆起沙包、親操步槍與國家共存亡的首腦不多見,有的是大兵壓境倉皇出逃的國家領袖。普京如能速勝,亦可掩蓋戰爭計劃是建立在錯誤情報上的荒唐及軍力虛弱。

於千鈞一髮之際,澤連斯基選擇親冒鋒鏑、堅決抵抗,穩住了快要散架的政府和軍隊,促成西方大國從茫然不知所措轉而迅速軍援,打破了普京速戰速決的企圖,將戰爭拖延至今。軍事上的拖延導致外交格局變更,中國與俄國再次換位,成為有足夠外交空間的「快樂第三者」,俄國同歐美形成尖銳對抗,就差直接交火,從而失去「大三角」中最有利的漁翁位置,淪為鷸蚌。國際風雲,神鬼難測,莫過於此。國運跌宕,既屬人為,亦在機緣。

作者是上海政法學院政治學系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倪樂雄]

繼續閱讀
贊助商